淮山落木正萧萧,梦里瀛洲碧海遥。
止愿归来茅屋底,夜凉明月听吹箫。
淮山落木正萧萧,梦里瀛洲碧海遥。
止愿归来茅屋底,夜凉明月听吹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山水画卷。首句“淮山落木正萧萧”,以淮山的落叶声渲染出一种秋日的寂寥氛围,暗示着自然界的季节更迭与生命的短暂。接着,“梦里瀛洲碧海遥”一句,通过梦境中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心灵归宿的向往,碧海遥望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后两句“止愿归来茅屋底,夜凉明月听吹箫”,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希望在回归简朴的生活中,于夜深人静之时,聆听那悠扬的箫声,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是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银漏花残,红消烛泪。九重鱼钥欢声沸。
奏万乘、祥曦门外。
盖圣君、恭谢灵休,谨访景明嘉礼。
天意好,祥风瑞月,时正当、小春天气。
禁街十里香中,御辇万红影里。
千官花底,控绣勒、宝鞭摇曳。
看万年,永庆吾皇,拈指又瞻三载。
黄帽当年驾舳舻,东浮鲸海出三吴。
中兴事业风波恶,好作君王坐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