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馆池塘上,高谈秋夜凉。
林疏低近水,菜好嫩经霜。
踏月人三五,吟诗句短长。
漏残书乱检,讹字费商量。
孤馆池塘上,高谈秋夜凉。
林疏低近水,菜好嫩经霜。
踏月人三五,吟诗句短长。
漏残书乱检,讹字费商量。
这首清代徐樾的《于晦若穆若昆季侨居倪氏庄秋夜过谈有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秋夜场景。诗人身处孤馆池塘边,夜晚的凉意透过高谈的话语传递出来,营造出一种深沉的秋意。树林稀疏,倒映在临近的水面,显得格外清晰,反映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
诗中提到的蔬菜经过霜打,更加鲜嫩可口,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暗含了时光流转的感慨。接着,诗人描述了三五好友踏月而行,吟诵诗句的情景,既有友情的温馨,又有文人墨客的雅趣。夜已深,漏声滴答,诗人翻阅书籍,查找错字,显示出其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对学问的热爱。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知识的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独饮不成醉,横槊望江天。
吟魂飞落天外,无语对婵娟。
万里山河寂静,凄绝嫦娥孤影,偏喜十分圆。
鹤唳不知处,缥缈入云烟。人渺渺,春寂寂,夜绵绵。
长空如此寥阔,一客倚孤船。
过眼风光谁赏,回首钱塘江上,铁笛会群仙。
今夕复何夕,香雾袭衣寒。
老树阴连屋。映朱栏,碧池新涨,燕教雏浴。
柳外屐声来胜侣,善赋都如宋玉。
试笋香、漫煎黄熟。
席上檐花清影乱,看银蟾、正照屏山曲。
可此际,生无竹。画罗衫子黄金簇。
向樽前、回眸一笑,顿忘羁独。
自分樊川甘薄幸,礼岂能为我束。
正恨是、春阴成绿。
况有何堪今白发,把当年、公瑾离愁触。
歌罢也,梁尘簌。
百花巷。乍小队、花神来降。
看面似芙蓉眉似柳,点素额、檐梅初放。
莲袜榴裙花下舞,桃叶渡、采菱新唱。
湘帘捲、兰香暗度,风动罗衣微飏。惆怅。
分明仙乐,大罗天上。
听赵瑟秦筝吴苑曲,妒杀粉君脂相。
自笑周郎愁眇眇,好央及、灯花剔亮。
怕飞逐彩云,牢系鸾凤,重重绡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