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
《竹》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卷箨正离披,新枝复蒙密。

翛翛月下闻,袅袅林际出。

岂独对芳菲,终年色如一。

(0)
注释
卷箨:竹叶。
离披:脱落。
新枝:新生的竹枝。
蒙密:茂密。
翛翛:形容竹声或风吹竹叶的声音。
月下:在月光下。
袅袅:形容竹子随风摇曳的样子。
林际:树林边缘。
岂独:岂止。
对芳菲:欣赏芬芳的花朵。
终年:全年。
色如一:颜色保持一致。
翻译
竹叶开始脱落,新枝又变得茂密。
清风中听到竹子沙沙作响,从林边摇曳而出。
不只是欣赏芬芳的花朵,竹子全年颜色如一始终翠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竹林景象。诗人通过对竹子的精细观察,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力与美丽的和谐统一。

"卷箨正离披,新枝复蒙密。" 这两句表现出竹子在春天生长的状态,"卷箨"指的是竹叶初生时呈卷曲状,"正离披"则表明竹叶逐渐展开的姿态;"新枝复蒙密"说明新的竹枝又被密集的叶子覆盖。这两句勾勒出竹林在春季更新换代的生机。

接下来的"翛翛月下闻,袅袅林际出。" 描述了夜晚时分,月光下竹声的清晰可闻,以及竹林中空气流动的声音。这里通过对声音的细腻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一句"岂独对芳菲,终年色如一。" 通过反问的形式,强调了竹子在四季中的常绿特性,即使是在春天其他植物竞相开放的时候,竹子也保持着自己的青翠之色。这不仅形象地表达了竹子的坚韧不拔,也隐喻了诗人对品德和情操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杂兴三首·其三

神君衣裳冶雅,天人气韵高閒。

题首犹馀甲子,瓣香谁拜门间。

(0)

有感二首简休阳程世大·其一

长吟独坐思冲冲,回首江湖梦寐中。

石壁青灯悬夜雨,山城画角散天风。

十年故国忧戎马,万里音书滞塞鸿。

避地风烟怜杜老,草堂今寄浣花东。

(0)

王与时方伯顾与成参议见访山中

柴门车马藩侯重,下榻高谈尽日欢。

笑我风流丘壑相,对君倒着竹皮冠。

山中芝草阑干长,石上松阴空翠寒。

记得晦翁诗句好,一川风月要人看。

(0)

寄顾台州华玉

使君有道气,为政亦山中。

坐见桃花色,青林度远风。

才堪一世用,官与众人同。

饥食莤溪橡,长歌兴不穷。

(0)

题梅花赠太守黄子和

使君作郡沧洲边,我曾一见神翛然。

长髯方瞳有仙骨,种梅犹记罗浮巅。

琼盘铁曲一万本,茅屋正在春风前。

寒姿自照日杲杲,白鹤下叫青溪烟。

我归管领君勿嗔,采花拾实还候君。

(0)

杂感八首·其四

中古造无射,耗财空备器。

元声未拟和,佞言满朝市。

所以百年来,戎马无粪地。

畎亩事征伐,土风转颓至。

安得虞舜弦,为我理六气。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