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班班也自圆。
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疏烟。
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
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
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班班也自圆。
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疏烟。
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
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
这首诗描绘了野菊在秋色中的美丽与生命力。首联“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班班也自圆”以时间的流逝衬托出野菊虽历经千年仍能绽放的顽强生命力。接着,“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疏烟”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表现了野菊在秋天的鲜明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它即使在稀疏的烟雾中也能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描绘了野菊生长的环境,即使是在霜降之后的荒芜之地,依然有瘦蝶和寒螀相伴,体现了野菊的生命力之强。最后,“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表达了诗人对野菊迟开早谢的欣赏之情,同时也借题诗来赞美野菊的幽雅与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野菊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坚韧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炎方将命选朝伦,治行何尝下古人。
拥旆肯辞临远郡,登舻还喜奉慈亲。
水连芳草江南地,烟隔寒梅岭上春。
若过中途值归雁,慰怀能与致音尘。
师帅勤民众务修,挟晴领客过仙洲。
不缘感召丰年好,安得从容暇日游。
人在湖山皆自得,政先仓廪百无忧。
老农不解君王意,却要朝辀为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