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文章要两全,乾坤回首二千年。
自从孟子七篇后,直到于今有几贤。
德行文章要两全,乾坤回首二千年。
自从孟子七篇后,直到于今有几贤。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对中国古代道德与文学修养的评价。首句“德行文章要两全”强调了个人品德与文学才华并重的重要性,认为一个理想的人才应兼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文学成就。接着,“乾坤回首二千年”暗示了自古以来,能同时在德行和文章上达到如此高度的人物寥寥可数,时间跨度长达两千多年。
诗人以孟子的《孟子》七篇为例,这是一部儒家经典,强调仁义礼智,被认为是道德教育的典范。他指出,自孟子之后,能够像他那样在道德和文学上都出类拔萃的人物并不多见,表达了对后世贤才的期待和对李世卿、庄定山以及熊御史推荐的剡所等人的赞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人才标准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德文章兼修的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尝爱山间老乔松,栖烟宿雨盘虬龙。
道人所爱偶相似,许我来此听松风。
恶草不可近,恶虫不可逢。
草有有钩吻,入口裂其胸。
虫中有细腰,虿尾犹铦锋。
人生涉世故,得不戒游从。
澡心三峡浪,对面九疑峰。
相须济吾事,酝酿如酒醲。
一朝临利害,暗捷同机舂。
个中本无物,薄俗谁我容。
眷彼冰雪姿,气格天所钟。
蟠根便水石,作配宜竹松。
相看世味薄,清坐真意浓。
今时无胶漆,安得如駏蛩。
永结岁寒伴,馨香满蒙茸。
愿为管鲍友,莫继耳馀踪。
可能辟三径,吾亦欲携筇。
只今冠盖盛诸杨,连岁科名属雁行。
笔下戈矛吾退舍,胸中珠琲海倾藏。
鸡群有鹤人谁识,熊掌兼鱼子厌尝。
一振斯文千古事,凭君更为引天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