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客有写真者见予因以三诗赠之·其一》
《客有写真者见予因以三诗赠之·其一》全文
宋 / 李师中   形式: 古风

嗟予少也贱,到老尚无功。

方寸浮名外,流年两鬓中。

对镜犹惭愧,图写若为容。

(0)
翻译
我年轻时身份卑微,直到老年仍无所建树。
在名利之外,岁月已在我双鬓留下痕迹。
对着镜子照见自己,内心充满惭愧,不知如何描绘自己的形象。
注释
嗟予:感叹我的。
少也贱:年轻时地位低微。
尚:仍然。
无功:没有成就。
方寸:内心。
浮名:表面的名声。
流年:流逝的年华。
两鬓:两边的鬓角。
对镜:对着镜子。
犹:还。
惭愧:感到羞愧。
图写:描绘。
若为容:如何呈现自己的容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师中创作的,名为《客有写真者见予因以三诗赠之(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轻时没有成就、到老还未取得功业的感慨和自责。

“嗟予少也贱”两字开篇,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青春时期缺乏成就的哀叹。这里的“少”指的是年轻时期,“贱”则意味着不被重视或无所作为。

接着“到老尚无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自责心理,到了晚年仍然没有取得任何值得称道的成就。这种无奈和失望的情感,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痛楚。

“方寸浮名外,流年两鬓中”这两句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个人境遇的一种描绘。“方寸”指的是头顶的那块地方,这里用来比喻虚名或是荣誉。而“浮名”意味着这些荣誉并非来自实质的成就,而是一种外在的装饰。同时,“流年两鬓中”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两鬓斑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对镜犹惭愧,图写若为容”最后两句通过镜子的比喻,表达了诗人面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时所感到的羞愧之情。这里的“图写”可能是指画像,也可以理解为记录或留念。而“若为容”则是在强调,无论是画面还是文字记录,都是为了保存一份外在的美好,而内心深处依旧充满了自责和不甘。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回顾和反思,表现出诗人对于自身价值未被实现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李师中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南昌沈大尹·其三

昔出别乡亲,今还少四邻。

天留双眼在,人笑一身贫。

勇退惭先哲,相知感故人。

平生坚白意,未肯涅缁尘。

(0)

己亥房山除夕营中作·其五

今夕犹常夕,如何倍忆家。

二三千里道,四十五年华。

贫有文章在,官无品秩加。

遥知妻共女,愁坐卜灯花。

(0)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十首·其二

天使下边州,青丝控紫骝。

风云随节旆,雨露到毡裘。

斜日羌城晚,微风塞草秋。

壮心知未已,万里快重游。

(0)

郊祀斋宿彭太常永年公署二首·其二

竹静风停后,瓶香茗熟时。

灯寒人未寝,露冷鹤偏知。

颇爱良宵静,翻嫌白日迟。

年年此斋宿,载诵我将诗。

(0)

谕饥乌

饥乌来屋头,轩然振双翼。

哑哑向我啼,其意欲得食。

我行顾我厨,馀糗颇云积。

粲粲白如银,莹莹燥如炙。

足可疗乌饥,尽与非所惜。

缘以目前人,困乏动千亿。

赈恤未有方,夙夜慨中赤。

况此所馀糗,粒粒出民力。

我食尚怀愧,饲乌宁不惕。

饥乌勿此啼,山林有榛栗。

(0)

送胡训导之新淦

安定孙枝世业专,除书远下九重天。

春秋笔法鸣昭代,月旦乡评重壮年。

芹草池边新子佩,杏花坛下素琴弦。

席珍莫负斯文重,他日苏湖在淦川。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