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冠每笑拙身谋,春日因何桂玉留。
南浦未思芳草恨,西湖正为落梅愁。
四灵去矣今如在,诸老萧然事已休。
衣钵青松谁继续,家鸡还复可搜求。
儒冠每笑拙身谋,春日因何桂玉留。
南浦未思芳草恨,西湖正为落梅愁。
四灵去矣今如在,诸老萧然事已休。
衣钵青松谁继续,家鸡还复可搜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桂对先叔祖青松居士仓使的诗作进行的评价和感慨。首句“儒冠每笑拙身谋”表达了对青松居士身为儒者却命运坎坷,生活不如意的同情,暗示了他可能在仕途上遭遇挫折。次句“春日因何桂玉留”则以春天的桂花和美玉比喻居士的才华与品格,暗示他的才情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和留存。
接下来,“南浦未思芳草恨,西湖正为落梅愁”通过南浦和西湖的景色,寓言居士虽然身处美景,但内心却充满离别之苦和落寞之情,暗指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诗句中“四灵去矣今如在,诸老萧然事已休”进一步表达了对前辈学人凋零、学风衰微的感叹,以及对青松居士能否延续前人的学术传统和精神风貌的疑问。
最后两句“衣钵青松谁继续,家鸡还复可搜求”直抒胸臆,提出衣钵无人继承的忧虑,同时也隐含着对居士能否在平凡生活中发掘和传承学问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先人的追忆,也是对后继者的期许,充满了对知识和文化的深深敬意。
忆昔学制锦,三岁慈溪水。
萋斐起飘风,知子独君子。
予自悠悠者,守默徂中野。
矫矫徵贤篇,强聒故不舍。
自余再来东,音书得屡通。
然而咫尺间,乃不睹仪容。
岂谓姚江深,岂谓四明远。
莫往亦莫来,悠思空缱绻。
归耕十二载,偃仰谢人徒。
种秫足春酝,兄弟时献酬。
念此桑榆欢,误随尘网收。
悬旌入于越,洒泪别沧洲。
昔为云中雁,飞鸣自相求。
今为完山鸟,翻飞各异洲。
不惜行者苦,常怀居者忧。
新坪罔露多,古洞岚烟浮。
狐兔傍人走,豺虎尝昼游。
保身在明哲,力穑乃有秋。
尚慎眠与食,庶以慰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