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黎氏隐居》
《题黎氏隐居》全文
明 / 梁以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闻道幽人卧草庐,衣冠曾是昔贤居。

闭门已有潜夫论,负郭宁无长者车。

静扫落花随晚径,閒看流水傍秋渠。

兰台金匮幽求尽,还觅人间未见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味。首联“闻道幽人卧草庐,衣冠曾是昔贤居”点出隐士居住在草庐之中,曾经是贤者的住所,暗示着隐士虽远离尘嚣,但内心仍怀有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向往。

颔联“闭门已有潜夫论,负郭宁无长者车”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生活态度。他闭门读书,潜心于学问,不为外物所动;同时,他虽身处郊野,却并不缺乏高人雅士的交往,暗示其生活虽简朴,但不乏知音。这里“潜夫论”和“长者车”分别借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隐士既有深沉的思考,又不乏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颈联“静扫落花随晚径,閒看流水傍秋渠”描绘了隐士日常生活的场景。他静静地清扫着落花,沿着小径行走,闲适地观赏着溪流旁的秋景。这一画面充满了自然和谐之美,体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尾联“兰台金匮幽求尽,还觅人间未见书”则表达了隐士对于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他不仅在自己的藏书中寻求知识,更渴望发现更多未知的世界,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探索的执着。这不仅是对个人求知欲的展现,也暗含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梁以蘅
朝代:明

梁以蘅,字仲房,号南塘。新会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一五四三)举人。弱冠以贡授宾州训导,中式后转庐陵教谕,历绍兴府教授,寻擢连城令。卒年四十九。有《南塘诗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挽潘德夫左司·其二

综理何精密,胸中故坦然。

爱民真为国,事世不欺天。

霜气星台表,春风竹马前。

湘江尽南海,遗绩尚千年。

(0)

送虞仲房赴潼川漕·其三

小隐横溪胜,青山照眼高。

芝兰春满座,风雨醉挥毫。

苦恨登门晚,深惭倒屣劳。

公归佩荷橐,肯问及蓬蒿。

(0)

和真长送别

吴市当年梅子真,不堪万里久辞亲。

故无分寸酬知己,尚有平生不负人。

锦里风光馀别恨,镜湖云水送閒身。

感君恋恋勤相记,岁暮长途知苦辛。

(0)

母氏生日阴晴晏温夜后虽小雨或作或止而帖然不风诸老人皆不须设火若前一夕则甚雨次夕则雨且风寒真若有相之者感愧有作

草草称觞寿我亲,每惭天意俯从人。

连宵又似去年雨,淑景偏回此日春。

富贵何如长得健,诗书元自不羞贫。

秫田五亩犹堪酿,愿作尧天百岁民。

(0)

送彭大老提舶泉南·其六

一时人物到如今,人望先生日已深。

愿以苍生置怀抱,勿因空谷有遐心。

(0)

与周默

雨集枯池时渐满,藤笼老木一翻新。

如今且悦目前景,妆点亭台随分春。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