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贤传晋阳归,十载风尘故旧稀。
重会岂非天有待,尽欢宁觉地相违。
云分野色来池馆,雨挟花香到客衣。
处士要题诗满壁,金盘甘露博珠玑。
白头贤传晋阳归,十载风尘故旧稀。
重会岂非天有待,尽欢宁觉地相违。
云分野色来池馆,雨挟花香到客衣。
处士要题诗满壁,金盘甘露博珠玑。
这首明代乌斯道的《陪桂彦良先生宴董氏荷亭》描绘了一幅温馨而雅致的画面。首句“白头贤传晋阳归”,以“白头贤”形象,暗示主人桂彦良先生年事已高,却归来晋阳,流露出对故土重逢的感慨。次句“十载风尘故旧稀”,十年间人事变迁,旧友难觅,透露出淡淡的离别与沧桑。
“重会岂非天有待”,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庆幸和对命运安排的认同,认为这次相聚是上天的眷顾。接着,“尽欢宁觉地相违”强调了在欢聚时刻,即使空间上有距离,也无碍于内心的喜悦。
“云分野色来池馆,雨挟花香到客衣”,通过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烘托出宴席的清新与惬意,仿佛连云彩和雨水都带来了美好的祝福。最后一句“处士要题诗满壁,金盘甘露博珠玑”,则以处士(指桂彦良)的豪情逸兴,期待在荷亭墙壁上留下满篇佳作,其文采如同金盘盛放的甘露般璀璨夺目。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既赞美了主人的才情,又寓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为同州牧,内愧无才术。
忝擢恩已多,遭逢幸非一。
偶当谷贱岁,适值民安日。
郡县狱空虚,乡闾盗奔逸。
其间最幸者,朝客多分秩。
行接鸳鹭群,坐成芝兰室。
时联拜表骑,间动题诗笔。
夜雪秉烛游,春风携榼出。
花教莺点检,柳付风排比。
法酒淡清浆,含桃袅红实。
洛童调金管,卢女铿瑶瑟。
黛惨歌思深,腰凝舞拍密。
每因同醉乐,自觉忘衰疾。
始悟肘后方,不如杯中物。
生涯随日过,世事何时毕?
老子苦乖慵,希君数牵率。
园杏红萼坼,庭兰紫芽出。
不觉春已深,今朝二月一。
去冬病疮痏,将养遵医术。
今春入道场,清净依僧律。
尝闻圣贤语,所慎斋与疾。
遂使爱酒人,停杯一百日。
明朝二月二,疾平斋复毕。
应须挈一壶,寻花觅韦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