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桂连蜷,一袈裟地,佛龛雕缕如新。
白毫弹指非非,梦亦成尘。
赢得后来好事,一图分作两家春。
今犹昔从来大隐,都住金门。
此日停云群从,论休承才调,数道君身。
祖庭爱士,泃濡欲湿枯鳞。
苦叹焦桐未遇,殷勤为拂爨余痕。
投珠恨,转成佳话,翻尽陈因。
青桂连蜷,一袈裟地,佛龛雕缕如新。
白毫弹指非非,梦亦成尘。
赢得后来好事,一图分作两家春。
今犹昔从来大隐,都住金门。
此日停云群从,论休承才调,数道君身。
祖庭爱士,泃濡欲湿枯鳞。
苦叹焦桐未遇,殷勤为拂爨余痕。
投珠恨,转成佳话,翻尽陈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禅意浓厚的画面,以青桂和佛龛为背景,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佛教氛围。"一袈裟地"形象地描绘了空间的开阔,佛龛的精致雕刻仿佛如新,体现了佛教艺术的细腻与庄重。"白毫弹指非非,梦亦成尘"表达了佛法超脱世俗,梦境如过眼云烟的哲理。
诗人对王酉室的评价极高,称他为"后来好事"的大隐,他的画作被分为两部分,如同春天的双份美好。"金门"在此可能象征着富贵或高雅的艺术境界。在今日,王酉室身边聚集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朋友,他们一同品评他的才情。
"祖庭爱士"表达了对前辈和师长的敬仰,"泃濡欲湿枯鳞"则比喻对后辈的关爱和期待。诗人感叹王酉室尚未遇到像焦桐那样的知音,但他的才华仍被细心呵护,甚至他的烹饪痕迹也显得珍贵。
最后,诗人以"投珠恨,转成佳话"收尾,寓意虽然未能即时得到认同,但王酉室的作品和故事终将流传,成为佳话。整首诗赞美了艺术家的才华和禅意生活,同时也寓含了对艺术传承的深沉感慨。
石门新长青龙髯,虬身宛转云光粘。
闻君爱我幽崖前,十株五株寒霜天。
越溪老僧头削雪,曾云手植当庭月。
三十年来遮火云,凉风五月生空门。
愿君栽于清涧泉,贞姿莫迓夭桃妍。
□□易开还易落,贞姿郁郁长依然。
山童懒上孤峰巅,当窗划破屏风烟。
凤麟胶尽夜如何,共叹先生剑解多。
几度吊来唯白鹤,此时乘去必青骡。
图中含景随残照,琴里流泉寄逝波。
惆怅真灵又空返,玉书谁授紫微歌。
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
不怀沈尹禄,谁谙叔敖贤。
万化茫无在,孤坟独岿然。
北分阳台陌,南识郢城阡。
漠漠渚宫树,苍苍云梦田。
登高形胜出,访古令名传。
自我来符守,因君树蕙荃。
诗书将变俗,絺纩忽弥年。
志阐三折后,愁值二毛前。
伫立帝京路,遥心寄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