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居士迹不到,千古人呼六一泉。
争信碧山茅学士,十年中夜枕泉眠。
六一居士迹不到,千古人呼六一泉。
争信碧山茅学士,十年中夜枕泉眠。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酌六一泉为故茅学士书院》。诗中借六一居士与六一泉的典故,表达了对已故茅学士的怀念之情。
“六一居士迹不到,千古人呼六一泉。” 开篇即以六一居士(指欧阳修)未亲临此处,而千年后人们仍称颂六一泉,隐喻了茅学士虽已逝去,但其名声与贡献如同六一泉一般,永载史册,为人所铭记。
“争信碧山茅学士,十年中夜枕泉眠。” 后两句则直接赞美茅学士,称他如同碧山中的学士,即使在夜晚也与泉水相伴,暗示其勤勉不息的精神。同时,“十年中夜枕泉眠”更是形象地描绘了茅学士日夜不辍、潜心学问的情景,表达了对其卓越成就和高尚品质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生动的语言,不仅展现了对茅学士的深切缅怀,也蕴含了对学问追求与精神境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与个人品格的重视。
骨瘦魂清雪月斜,溪梅花亦岭梅花。
乾坤物我虽吴粤,气味风流自一家。
公傍草堂歌白雪,我邀山月酌流霞。
卧林更许收诗草,得拜门墙一日嘉。
妾生阅数龄,有志古人风。
侧闻窦氏女,死事厓壑中。
明心照寒潭,烈气横苍空。
淑慎遵姆训,贞懿安贫穷。
奈何恶少年,一朝肆狂凶。
淩我至毒手,惧我飞霜锋。
顾我冰雪姿,岂汝墦壤同。
顾我金石操,岂汝犬彘从。
誓将此心曲,淩寒比高松。
誓将白玉躯,不与尘埃封。
坚志如重城,三军莫能攻。
寄语犷徒党,徒尔心忡忡。
汝为泉壤蚓,我为天上龙。
今生有时尽,再世难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