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鸭脚粟》
《鸭脚粟》全文
明 / 王佐(汝学)   形式: 古风

五谷皆养生,不可一日缺。

谁知五谷外,又有养生物。

茫茫大海南,落日孤凫没。

岂有万亿足,陇亩生倏忽。

初如凫足撑,渐见蛙眼突。

又如散细珠,钗头横曲屈。

草部非所同,谷部颇公共。

乃知天地心,养人非一种。

三月方告饥,催租如雷动。

小熟三月收,足以供迎送。

八月又告饥,百谷青在陇。

大熟八月登,恃此以不恐。

琼民百万家,菜色半贫病。

每到饥月来,此草司其命。

闾阎饱饭饼,上下足酒浆。

岂独济其暂,亦可赡其常。

薏苡名珍珠,虚名误忠良。

荑稗虽可食,苟且充饥肠。

若与此方驾,二物当服厢。

草部在所珍,强名之曰粟。

持此问司穑,可曾在所属。

(0)
鉴赏

这首诗《鸭脚粟》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创作,通过对“鸭脚粟”这一作物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农民对食物的依赖与生存的艰辛。诗中不仅赞美了“鸭脚粟”作为粮食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和赋税重压下的民生疾苦。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鸭脚粟”的生长过程,从播种到成熟,强调了它在农业生产中的不可或缺性。通过形象的比喻,如“初如凫足撑,渐见蛙眼突”,生动地描绘了作物从幼苗到成熟的景象,体现了农事的辛勤与自然界的奇妙变化。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社会现实的批判。通过对比“闾阎饱饭饼,上下足酒浆”与“琼民百万家,菜色半贫病”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尤其是“每到饥月来,此草司其命”一句,强调了“鸭脚粟”对于维持生计的重要性,而“薏苡名珍珠,虚名误忠良”则讽刺了某些官员因贪污腐败而使百姓陷入困境的现象。

整首诗以“鸭脚粟”为线索,既歌颂了农业生产的伟大,也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问题,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公正的强烈呼吁。

作者介绍

王佐(汝学)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晋康八景·其二西湾渔唱

名湾深映绿杨烟,无数渔郎泊钓船。

一曲沧浪明月夜,数声欸乃夕阳天。

讴歌引出游鱼听,笑语惊疑宿鸟迁。

烟雨一蓑閒撒网,得鱼沽酒醉长年。

(0)

题松谷

山行三四转,古木插太清。

下马问我处,一谷通洞灵。

古木是何木,盘根尽茯苓。

月明风雨至,白昼雷霆惊。

时复疑王乔,云里来吹笙。

道人不巾鞋,一氅五铢轻。

尽日无言说,松花落满庭。

块坐复块坐,饱听松风声。

(0)

上林八景·其八古渌浮蓝

今古滔滔一脉流,星移月换几经秋。

拖蓝拽绿无穷趣,渔父西岩自白头。

(0)

悼亡二十五首·其十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泪洒东风忆细君。

艳骨已成兰麝土,梦来何处更为云。

(0)

老女怨

妾颜十五面如霜,生来不省出洞房。

豪家子弟争纳聘,冰人月老复满堂。

父母择婿才与俊,高门阀阅仍相当。

岂知岁月不我与,寒来暑往催年光。

三十已去四十来,春花秋月生悲凉。

蹇修不来将奈何,蛾眉衰飒双鬟苍。

敢怨当初父和母,但嗟薄命徒心伤。

绣衾怕刺鸳鸯对,宝钗羞插凤凰双。

不羡东邻结缡女,不嗔西家许嫁娘。

闭门闲读周南诗,三复摽梅空断肠。

狂夫荡子肯轻许,纵令老死庸何妨。

百年会合谅有时,安知坦腹无王郎。

(0)

鸭脚粟

五谷皆养生,不可一日缺。

谁知五谷外,又有养生物。

茫茫大海南,落日孤凫没。

岂有万亿足,陇亩生倏忽。

初如凫足撑,渐见蛙眼突。

又如散细珠,钗头横曲屈。

草部非所同,谷部颇公共。

乃知天地心,养人非一种。

三月方告饥,催租如雷动。

小熟三月收,足以供迎送。

八月又告饥,百谷青在陇。

大熟八月登,恃此以不恐。

琼民百万家,菜色半贫病。

每到饥月来,此草司其命。

闾阎饱饭饼,上下足酒浆。

岂独济其暂,亦可赡其常。

薏苡名珍珠,虚名误忠良。

荑稗虽可食,苟且充饥肠。

若与此方驾,二物当服厢。

草部在所珍,强名之曰粟。

持此问司穑,可曾在所属。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