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苏垂翠幰,高低一色,红紫等泥沙。
香山居士老,柳枝桃叶,飞梗属谁家。
好音过耳,任啼鸟、怨入芳华。
心情懒,笔床吟卷,醉墨戏翻鸦。堪嗟。
雕弓快马,敕勒追踪,向夕阳坡下。
休更忆,青丝络辔,红袖裁纱。司空见惯浑如梦。
笑几回、索苇吹葭。山中乐,从渠恣赏莺花。
流苏垂翠幰,高低一色,红紫等泥沙。
香山居士老,柳枝桃叶,飞梗属谁家。
好音过耳,任啼鸟、怨入芳华。
心情懒,笔床吟卷,醉墨戏翻鸦。堪嗟。
雕弓快马,敕勒追踪,向夕阳坡下。
休更忆,青丝络辔,红袖裁纱。司空见惯浑如梦。
笑几回、索苇吹葭。山中乐,从渠恣赏莺花。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流苏装饰的翠色车帘随风摇曳,如同红紫花瓣般缤纷,与尘土相混。诗人借香山居士(指白居易)的典故,感叹时光流逝,曾经的青春如柳枝桃叶般飘零,不知归属何方。鸟鸣声中,既有欢快也有哀怨,唤起诗人心中的慵懒情绪,提不起写作的兴致,只能借酒消愁,随意挥洒墨迹。
接着,词人转向对往昔豪情的追忆,想象自己曾骑着快马,挽弓射箭,驰骋在夕阳下的坡地。然而,这些美好的记忆已成过往,不再有青丝女子驾驭的马车,也不再有红袖女子裁剪的纱衣。如今,这些都变得司空见惯,仿佛梦境一般虚幻。
词人以轻松的口吻调侃,笑对生活中的平凡,即使面对单调,也乐于在山中欣赏莺花,享受自然的乐趣。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青春逝去的感慨,又有对当下生活的淡然态度,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怀旧与旷达之情。
蛟宫螭窟势逶迤,蹙浪排波似越陂。
荷鼓虚危新气象,白茅青社旧孙枝。
磨刀雨过看兵洗,舶䑲风来想檄移。
昨夜江天聊举首,寒芒二八已昭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