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庐卫士千牛屯,云依星拱黄屋尊。
郡城南望据胜势,节候东壁方中昏。
纳稼逢年慰予志,崇墉比栉看村村。
省方馀暇讨舆志,众春园首寻松门。
韩苏卓荦宋伟器,葆祠相望慰精魂。
百花池畔笠亭下,亭亭桀竖如生根。
异代何幸遭睿赏,宸章焕注屋漏痕。
海上三山却可拟,淮中一品安足论。
坡翁笔力健扛鼎,坐令光生丈八盆。
从来正人显后世,抚玩之馀鉴戒存。
周庐卫士千牛屯,云依星拱黄屋尊。
郡城南望据胜势,节候东壁方中昏。
纳稼逢年慰予志,崇墉比栉看村村。
省方馀暇讨舆志,众春园首寻松门。
韩苏卓荦宋伟器,葆祠相望慰精魂。
百花池畔笠亭下,亭亭桀竖如生根。
异代何幸遭睿赏,宸章焕注屋漏痕。
海上三山却可拟,淮中一品安足论。
坡翁笔力健扛鼎,坐令光生丈八盆。
从来正人显后世,抚玩之馀鉴戒存。
此诗为清代诗人弘历所作,名为《叠前韵》。诗中描绘了京城的壮丽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开篇以“周庐卫士千牛屯”描绘了京城的壮观,接着“云依星拱黄屋尊”进一步强调了皇权的至高无上。随后,诗人转向对地理环境的描述,“郡城南望据胜势”,展现了京城的地理位置优势。
“纳稼逢年慰予志,崇墉比栉看村村”表达了诗人对于丰收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省方馀暇讨舆志,众春园首寻松门”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追求和对历史文化的探索。接下来的“韩苏卓荦宋伟器,葆祠相望慰精魂”是对古代文人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百花池畔笠亭下,亭亭桀竖如生根”描绘了百花池畔的亭台楼阁,形象生动。诗人感叹于能与这些历史人物相遇的幸运,并称其“异代何幸遭睿赏,宸章焕注屋漏痕”。最后,“海上三山却可拟,淮中一品安足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对历史地位的谦逊态度。
“坡翁笔力健扛鼎,坐令光生丈八盆”是对宋代文学大家苏轼的赞誉,强调了他的文学成就如同扛鼎之力,使人心生敬佩。“从来正人显后世,抚玩之余鉴戒存”则是对正直之人的肯定,认为他们虽已逝去,但其精神和事迹将永远流传于后世。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文化和人物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道德品质的崇尚。
嘉陵江水向西流,乱石惊滩夜未休。
嵓畔苍藤悬日月,崖边瑶草记春秋。
板居未变先秦俗,刳木犹疑太古舟。
三十六程知近远,试凭高处望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