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波光近紫霄,半篙清浅木兰桡。
夕阳指点西山色,碧水红栏玉蝀桥。
太液波光近紫霄,半篙清浅木兰桡。
夕阳指点西山色,碧水红栏玉蝀桥。
这首诗描绘了瀛台春日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
首句“太液波光近紫霄”,开篇即以“太液”点明地点,太液池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中的著名水体,此处借指瀛台的水域。“波光近紫霄”则通过波光粼粼与天空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仿佛水面与天际相连,给人以开阔的视觉感受。
次句“半篙清浅木兰桡”,转而描写舟行水上的情景。木兰桡指的是用木兰树制作的船桨,这里不仅体现了使用的材料珍贵,也暗示了环境的雅致和高洁。半篙清浅,既描绘了水面的清澈与浅浅的波动,也暗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第三句“夕阳指点西山色”,将时间引入画面,夕阳的余晖洒在西山上,色彩斑斓,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柔和的色调。夕阳与西山的结合,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景色一种时间的流转感,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瞬息万变。
最后一句“碧水红栏玉蝀桥”,将视线引向了桥梁。玉蝀桥,即彩虹桥,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色彩,成为连接水面与陆地的重要通道。红栏点缀其间,与碧水相映成趣,不仅增加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象征着连接与沟通的美好寓意。整句描绘出了桥梁在夕阳下呈现出的瑰丽景象,令人遐想联翩。
综上所述,这首《瀛台春望》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瀛台春日的美丽风光,从水面到舟行,再到夕阳与西山,最后至桥梁,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诗意与美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
片月撩愁,尖风拨闷,星桥迢递云边。
六度今宵,凄凉最是今年。
柔肠寸断浑如醉,剩残灯、孤影窗前。恨绵绵。
万种幽情,几叠吟笺。
它生未卜能相见,叹人间离合,那比神仙。
静掩针楼,秋虫细语如怜。
此生已冷繁华梦,尚难抛、笔砚清缘。盼遥天。
旧日离亭,一抹荒烟。
生长夫差国,家住专诸里。
锻鍊昆吾成,一匣明秋水。
秋水泠泠声绕扉,凄清中夜蛟龙归。
空庐独抱朗月卧,高天飒动霜华飞。
提携神物无人觉,何来白虹常在握。
锋芒卫霍耀天山,精灵荆聂倾河岳。
结客纷纷向五陵,呼卢博采且浮沉。
宁输百万留三尺,悬在腰间酬寸心。
鸊鹈新淬光如彗,照见人间不平事。
玉玦金镮日日间,匣中一掬明珠泪。
严城吹角秋夜清,风凄月肃邻鸡鸣。
揽衣起舞欲拔剑,无乃岁久青苔生。
莫邪空老无人齿,世人共宝铅刀耳。
幕南塞北行路难,酬恩报怨竟谁是。
沦落沉埋一蒯缑,耻将弹铗动诸侯。
丰城不掩干霄气,越石何嗟绕指柔。
《匣剑行》【明·张元凯】生长夫差国,家住专诸里。锻鍊昆吾成,一匣明秋水。秋水泠泠声绕扉,凄清中夜蛟龙归。空庐独抱朗月卧,高天飒动霜华飞。提携神物无人觉,何来白虹常在握。锋芒卫霍耀天山,精灵荆聂倾河岳。结客纷纷向五陵,呼卢博采且浮沉。宁输百万留三尺,悬在腰间酬寸心。鸊鹈新淬光如彗,照见人间不平事。玉玦金镮日日间,匣中一掬明珠泪。严城吹角秋夜清,风凄月肃邻鸡鸣。揽衣起舞欲拔剑,无乃岁久青苔生。莫邪空老无人齿,世人共宝铅刀耳。幕南塞北行路难,酬恩报怨竟谁是。沦落沉埋一蒯缑,耻将弹铗动诸侯。丰城不掩干霄气,越石何嗟绕指柔。
https://shici.929r.com/shici/C6TVG7nhiZ.html
晨弭南湖棹,暮蜡东山屐。
千级石磴遥,半岭行云逆。
佛宫才数椽,僧厨少四壁。
井馀蛟龙腥,阶唯鸟兽迹。
崩奔群壑会,居然走震泽。
皎月出层岩,窈窕穿树隙。
寥空澹而澄,逾高光逾白,一照析秋毫,万象呈圆魄。
浮屿俨欲飞,列宿如可摘。
峦竹多清音,巢鹘无卑翮。
箕踞藉落叶,长啸振孤石。
兹夕登兹山,彷佛藐姑射。
吴罂小小,看非瓷非玉。似饱花神万钟粟。
有饭钞、云子囊锁云罗,春尽也、蝶税蜂粮自足。
问谁明月下,斸罢金锄,鸾帚轻匀画阑曲。
艳绝女儿妆,粉白香红,又衣袖、回黄转绿。
配崖蜜、煎来十分甜,笑一盏新尝,味逾饧粥。
昨宵疏雨滴空斋。怕春来。竟春来。真个春来。
百事费安排。
整了薄妆眉未扫,镇无语,悄钩帘、步碧苔。碧苔。
碧苔。上闲阶。停绣鞋。倚玉台。
数也数也,数不尽、花落花开。
只问柳梢,青眼为谁抬。
紫燕黄鹂都不语,还待要,背东风、各自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