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罂小小,看非瓷非玉。似饱花神万钟粟。
有饭钞、云子囊锁云罗,春尽也、蝶税蜂粮自足。
问谁明月下,斸罢金锄,鸾帚轻匀画阑曲。
艳绝女儿妆,粉白香红,又衣袖、回黄转绿。
配崖蜜、煎来十分甜,笑一盏新尝,味逾饧粥。
吴罂小小,看非瓷非玉。似饱花神万钟粟。
有饭钞、云子囊锁云罗,春尽也、蝶税蜂粮自足。
问谁明月下,斸罢金锄,鸾帚轻匀画阑曲。
艳绝女儿妆,粉白香红,又衣袖、回黄转绿。
配崖蜜、煎来十分甜,笑一盏新尝,味逾饧粥。
这首《洞仙歌》是清代女词人吴藻的作品,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种精致的器物——吴罂。罂形虽小,却非瓷器亦非美玉,仿佛蕴藏着花神的千钟粟,暗示其内藏丰富。罂中之物,如云子般珍贵,春意阑珊时,仅凭蝶税蜂粮即可自给自足,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富饶与宁静。
词人进一步想象,在月光下,有人用金锄和鸾帚精心照料这吴罂,犹如为它装饰画栏,使之更显华丽。接下来,她形容吴罂的色彩变化,如同女子妆容般艳丽,从粉白到香红,再到黄绿交织,宛如春天的色彩流转。
最后,词人提到将吴罂中的蜜汁煎熬,味道甜美无比,甚至超过糖粥,让人在品尝时感受到超出预期的满足。整首词通过吴罂这一载体,表达了对生活情趣的赞美和对自然馈赠的珍视,展现了词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今辰何辰到岩谷,太宰堂中见乔木。
飒飒重檐风雨来,冥冥四座烟云逐。
初筵宾客俱改容,细辨始知为画松。
霜柯雪干槎牙起,碧茑青萝宛转封。
星除夜静飞霹雳,彷佛蛟龙在东壁。
培植深疑造化偏,推移颇讶神功疾。
天生钜材非偶然,上摩霄云下重渊。
已阅南山到平陆,更看东海变桑田。
桑田平陆真俄顷,古貌苍髯岁华永。
天上休誇种白榆,日边谩说栽红杏。
中兴天子建明堂,宰也执圭登庙廊。
松乎松乎合与宰为伍,万载千秋充栋梁。
江上草,何青青,使君归来朝戴星。
问君君不言,挽君君不停。
十丈风帆疾于矢,苍梧风深竹花紫。
云中之君呼不来,空馀泪满潇湘水。
潇湘水,清且涟。
江头瞻望不可及,惟见草色呈芊绵。
请君细鼓南薰调,日对虞皇发长啸。
君马黄,我马苍,两马相逐君马良。
君马来自函关道,我马空山食秋草。
忆昔两马初学行,长安见者神色惊。
鲁坰骊黄未足论,卫丘騋牝虚驰名。
岂料长成人少顾,十年不踏天闲路。
逸群翻惹太仆嫌,腾枥正中奚官怒。
以兹流落在风尘,南走荆梁西入秦。
自伤万里汗流血,谁道五花云满身。
弃置不须怜我马,君马亦在盐车下。
疾足由来控者难,骄嘶自合知音寡。
吁嗟君马天下无,且向沙场暂秣刍。
北来司马今伯乐,肯使君王空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