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邵马勾二首·其二》
《送邵马勾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芳菊江藜泣冷烟,秋风秋雨老行鞭。

尝依故国横经笥,犹忆南堂乞火仙。

月瘴稍昏斜谷路,渔竿空倚北溪船。

有钱他日邻枌社,待觅嵩阴一顷田。

(0)
注释
芳菊:芬芳的菊花。
江藜:泛指野生植物,这里可能象征着旅途的艰辛。
冷烟:寒冷的雾气。
行鞭:行旅者的马鞭,象征着旅途劳顿。
故国:故乡。
横经笥:横放的书箱,指读书学习。
乞火仙:可能指的是借火的仙人传说,象征求知或求助。
月瘴:月光下的瘴气,形容环境恶劣。
渔竿:钓鱼的工具,可能暗示闲适的生活。
北溪船:北方溪流上的船,可能代表远方的家乡。
邻枌社:邻近的树林社,指乡村社区。
嵩阴:嵩山的北面,代指理想的隐居之地。
一顷田:一顷土地,象征田园生活和归隐的愿望。
翻译
芬芳的菊花在冷烟中低泣,秋风秋雨中老去的行旅之人疲惫不堪。
曾经依靠故乡的书箱研读经典,还记得南堂里那位借火的仙人。
月光下的瘴气渐渐昏暗,我只能空望着斜谷的小路,那里的渔船。
如果有朝一日有了钱,我希望能回到邻近的树林社,寻找嵩山脚下的一片田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孤独的情感。开篇"芳菊江藜泣冷烟,秋风秋雨老行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萧瑟、寂寞之感。"尝依故国横经笥,犹忆南堂乞火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对知识或智慧的追求。

中间两句"月瘴稍昏斜谷路,渔竿空倚北溪船",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夜晚场景,诗人可能正在舟船上独自前行,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或过去的思念。

结尾两句"有钱他日邻枌社,待觅嵩阴一顷田",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规划,或许是在表达对某种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口占和君时

吾生有穷通,吾志不可衰。

飘飘如浮云,富贵我何为。

我今乐不浅,我歌尔其随。

譬犹富者家,畜聚不可訾。

怡怡任天真,何害为偲偲。

人惟学不学,高下成云泥。

是非惟所求,万物岂我私。

君看鉴中明,不隐嫫母媸。

君病本自无,吾药奚所施。

惟作日新铭,与汝同为规。

(0)

集贤殿考试罢二首·其二

衰病相侵眼渐昏,青灯细字苦劳神。

遍看大轴知无力,听诵奇篇赖有人。

前日鼓旗闻苦战,明朝雷雨出潜鳞。

殿庐困极唯思睡,却忆登科似后身。

(0)

次韵子瞻留别三首·其二

野人性似修行僧,长愿幽居近林麓。

南迁无计脱簪组,西归谁为栽松竹。

头上白云即飞盖,耳畔清泉当鸣玉。

洛川犹是冠盖林,更愿高飞逐黄鹄。

(0)

句·其十四

售用无非竹,衣裾尽是麻。

(0)

和刘谊留题融州老君岩·其一

神仙遗像出天真,造化胚浑岂易言。

访古寻幽空有意,白头轩冕感君恩。

(0)

温泉

已去开元四百年,此泉犹自响潺潺。

也知不愤当时事,长作悲声恨禄山。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