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司寇临海敬所王公阅视三镇远以图说见遗赋诗二章为报·其一》
《司寇临海敬所王公阅视三镇远以图说见遗赋诗二章为报·其一》全文
明 / 朱多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鸣笳伐鼓出居庸,凭轼边城万骑从。

每饭未尝忘巨鹿,一编今已尽卢龙。

行专阃外纾筹策,归向尊前论折冲。

莫道书生无剑术,箾中霜色吐芙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司寇在边疆巡视的情景,充满了壮志豪情与深沉的历史感。首句“鸣笳伐鼓出居庸”,开篇即以生动的音响描绘出军队出征的壮观场面,居庸关的雄伟与军乐的激昂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充满力量的氛围。

接着,“凭轼边城万骑从”一句,通过描绘司寇站在边城之上,身边跟随千军万马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军事领袖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边防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严峻挑战。

“每饭未尝忘巨鹿,一编今已尽卢龙”两句,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去战争的回忆和对当前边防任务的重视。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而卢龙则泛指北方边防地区,这两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下边防工作的强调。

“行专阃外纾筹策,归向尊前论折冲”则展现了司寇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智慧与勇气,同时在归来后,依然能够与君主或同僚分享战略思考,体现了其作为军事统帅的全面能力。

最后,“莫道书生无剑术,箾中霜色吐芙蓉”一句,巧妙地将“书生”与“剑术”相对比,意在表明即使出身文人,也能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才能。这里的“霜色”和“芙蓉”分别象征着坚韧与美丽,寓意着即使面对严酷的战场环境,也能保持内心的高洁与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司寇边疆巡视经历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作为军事领袖的英勇与智慧,也蕴含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是一首兼具历史感与现实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朱多炡
朝代:明   字:贞吉   号:瀑泉   生辰:1541—1589

(1541—1589)明宗室,字贞吉,号瀑泉。太祖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六世孙。封奉国将军。善诗歌,行草宗米芾,兼工山水写生。见古人墨迹,一再临摩,如出其手。尝轻装出游,化名来相如,字不疑,踪迹遍吴楚。既卒,门人子弟私谥清敏先生。有《五游集》、《倦游集》。
猜你喜欢

初夏田家

本爱园林居,遂与尘世隔。

敧枕过鸟啼,初阳在檐隙。

揽衣临前除,游目恣所适。

蔼蔼千树交,纷纷里烟白。

清渠已新苗,高垄尚馀麦。

雀乳深茅茨,鱼防閒雈泽。

野夫荷锄语,小妇当窗䌟。

周览物候齐,憺焉忘朝夕。

薄暮池上归,苔痕乱深屐。

(0)

再过怀玉感述

瑟瑟零雨暮,荧荧灯烛光。

我仆亦已痡,偃息临广堂。

我何独不寐,起坐思纵横。

念我同怀人,远游在冀方。

岂无二三子,与子共翱翔。

良友信可怀,宁知非尔兄。

引领既北睇,侧身复东望。

倚闾久相待,何以迟迟行。

修途繁暑雨,涂潦沾衣裳。

愿言托晨风,飞止即故乡。

(0)

秋夜偶成

新凉沁苧衣,楚客悲迟暮。

林叶堕寒飔,皋禽警清露。

银河没半空,秋影在高树。

何处洞箫声,吹遍江南路。

(0)

感何仲默过访

城南有迁客,舍馆邻都郊。

画角隐高阁,苍鹰俯孤巢。

白坡有佳人,海内鲜比交。

所以倾盖情,古人谓投胶。

(0)

罨翠楼听歌

凭空览苍翠,登兹百尺楼。

春风荡击筑,高歌发秦讴。

梁间转流丽,云际回歌喉。

阳春寡酬和,佳人不可求。

恍疑碧桃树,景与瑶池侔。

曲终意未极,青枫生远愁。

(0)

留别都城诸同志二首·其一

献岁芳景滋,湛湛江水碧。

白芷被洲生,柔杨荫广埸。

美人荡春思,而我事行役。

晤赏良已违,清尊坐成惜。

明月悬予心,青山讵能隔。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