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末凉风吹白云,渐看长昼少炎氛。
满庭慈竹秋阴合,夹岸枯荷夜雨闻。
漂泊乡关新避寇,荒唐客梦旧从军。
起来极目西山望,故里松楸怅夕曛。
天末凉风吹白云,渐看长昼少炎氛。
满庭慈竹秋阴合,夹岸枯荷夜雨闻。
漂泊乡关新避寇,荒唐客梦旧从军。
起来极目西山望,故里松楸怅夕曛。
这首宋朝诗人刘宗的《栅口致喜亭咏怀(其二)》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自然景色时的复杂心情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以“天末凉风吹白云”开篇,巧妙地将季节变化与个人情感相融合,通过凉风和白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淡的哀愁。
接下来,“渐看长昼少炎氛”一句,进一步点明了季节的转换,由炎热过渡到凉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满庭的慈竹与夹岸的枯荷,既是自然界的变化,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慈竹的茂盛与枯荷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界的更迭,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漂泊乡关新避寇,荒唐客梦旧从军”两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身世背景和生活状态。他远离家乡,躲避战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曾经的军旅生涯也成为了他记忆中的荒唐梦境。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动荡人生,也表达了他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过去岁月的追忆。
最后,“起来极目西山望,故里松楸怅夕曛”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他凝视着西山,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松楸,古代常用来指代墓地,这里象征着故乡的亲人与过去的回忆。夕阳的余晖洒在松楸之上,更添了几分凄美与哀愁,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是一首充满哲思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折脚铛中同淡粥,曲腰桑下把离杯。
知君不是南迁客,魑魅无情须早回。
茫茫古堪舆,何日分九州?
九州封域如许大,仅能著我胸中愁。
浇愁须是如渑酒,曲波酿尽银河流。
贮以倒海千顷黄金罍,酌以倾江万斛玻瓈舟。
天为青罗幕,月为白玉钩。
月边天孙织云锦,制成五色蒙茸裘。
披裘把酒踏月窟,长揖北斗相劝酬。
一饮一千石,一醉三千秋。
高卧五城十二楼,刚风冽冽吹酒醒,起来披发骑赤虬。
大呼洪崖拉浮丘,飞上昆崙山顶头。
下视尘寰一培塿,挥斥八极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