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章平远惠笔》
《谢章平远惠笔》全文
宋 / 黄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管城二子样尖新,分惠山房胜馈金。

淮兔拔毛誇匠巧,鲁鱼正字见功深。

抄书未得纤毫力,握管难忘一寸心。

挥翰玉堂无梦到,雅宜茅屋写清吟。

(0)
注释
管城:毛笔的别称。
二子:指诗人自己和朋友。
分惠:分享恩惠或礼物。
山房:书房或藏书之处。
胜馈金:超过金银的贵重。
淮兔:比喻精细的工匠。
鲁鱼:古代校对书籍时的错误,此处借指校对工作。
正字:校对文字。
见功深:显示了深厚的技艺。
抄书:手抄书籍。
纤毫力:微小的力量,形容细致入微的工作。
握管:握着笔。
一寸心:内心深处的情感。
玉堂:豪华的官署或殿堂。
无梦到:从未梦想过。
雅宜:适宜,适合。
茅屋:简陋的房屋,象征朴素的生活。
清吟:清雅的吟唱或诗歌创作。
翻译
管城二子技艺超群,山房分得馈赠比黄金更珍贵。
淮兔毛细工巧妙无比,鲁鱼校正文字显功力深厚。
从未在抄书上少下功夫,握笔时刻仍怀揣一丝匠心。
在玉堂挥毫从不入梦,更适合在茅屋中吟咏清雅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庚对中国传统文房用具——毛笔的赞美之作。诗中以"管城二子"比喻精致的毛笔,"分惠山房"则表达了对友人章平远赠送的感激之情。"淮兔拔毛"和"鲁鱼正字"都是典故,前者形容笔毫精细如兔毫,后者则称赞笔工精良,如同鲁国的校正文字之严谨。诗人感慨自己在抄书时虽无需用力,但握笔时刻仍怀有一份敬意,暗示了对书法艺术的尊重。最后两句,诗人表示即使身在华丽的玉堂,也更愿在简陋的茅屋中挥毫泼墨,低声吟咏,流露出淡泊名利、崇尚清雅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笔墨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黄庚
朝代:宋   字:星甫   号:天台山人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猜你喜欢

梅雨

处处黄梅熟,轻雷布密阴。

田衣潮气入,山屐藓痕深。

溽暑移床榻,淋瓴溉釜鬵。

谁怜桑扈病,来此听高吟。

(0)

中宿归舟赋得落日放船好和张子白韵·其六

落日放船好,閒鸥且共亲。

到家登彼岸,何处问迷津。

白发应怜我,青山不负人。

琅玕劳见赠,归橐未全贫。

(0)

中宿归舟赋得落日放船好和张子白韵·其三

落日放船好,青天回白头。

乾坤双冷眼,沧海一虚舟。

百宝喧鼍市,千花簇蜃楼。

名山徒在望,惭叹为谁留。

(0)

壬午重阳后一日初住大通古寺罗戒轩黄葵村霍西牛陈臣张过宿同赋同葵村韵·其二

未能舍良友,不觉出山扉。

竹岛来筇杖,松梢挂衲衣。

江城无事到,乡梦有时归。

明发鹅潭北,群鸥各自飞。

(0)

社集香莲庵同赋初秋野望用酡字

车笠偶相过,香台胜事多。

凭高感摇落,秋色满林阿。

霁景连云薄,霜痕带叶酡。

宗雷初到社,吟望更如何。

(0)

天台岩

同游成异物,旧约忆当年。

寂寞天台路,临风一怆然。

石梁通破屋,野火烧荒田。

便欲从兹住,空山磨瓶砖。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