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二子样尖新,分惠山房胜馈金。
淮兔拔毛誇匠巧,鲁鱼正字见功深。
抄书未得纤毫力,握管难忘一寸心。
挥翰玉堂无梦到,雅宜茅屋写清吟。
管城二子样尖新,分惠山房胜馈金。
淮兔拔毛誇匠巧,鲁鱼正字见功深。
抄书未得纤毫力,握管难忘一寸心。
挥翰玉堂无梦到,雅宜茅屋写清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庚对中国传统文房用具——毛笔的赞美之作。诗中以"管城二子"比喻精致的毛笔,"分惠山房"则表达了对友人章平远赠送的感激之情。"淮兔拔毛"和"鲁鱼正字"都是典故,前者形容笔毫精细如兔毫,后者则称赞笔工精良,如同鲁国的校正文字之严谨。诗人感慨自己在抄书时虽无需用力,但握笔时刻仍怀有一份敬意,暗示了对书法艺术的尊重。最后两句,诗人表示即使身在华丽的玉堂,也更愿在简陋的茅屋中挥毫泼墨,低声吟咏,流露出淡泊名利、崇尚清雅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笔墨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