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汉初斜斗转杓,尊开婪尾夜迢迢。
迎新已得春三日,去故仍留腊半宵。
阶下孙孩喧爆竹,灯前小妇颂盘椒。
古稀又六明朝是,磊磈还须柏酒浇。
银汉初斜斗转杓,尊开婪尾夜迢迢。
迎新已得春三日,去故仍留腊半宵。
阶下孙孩喧爆竹,灯前小妇颂盘椒。
古稀又六明朝是,磊磈还须柏酒浇。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个家庭在壬申年除夕夜守岁的温馨场景。首句“银汉初斜斗转杓”以银河初斜、北斗星转动的形象,象征着新年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岁月更迭的氛围。接着,“尊开婪尾夜迢迢”描述了家人围坐饮酒,共度长夜的情景,夜的漫长与欢聚的热烈形成对比。
“迎新已得春三日,去故仍留腊半宵”两句,既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喜悦,也蕴含了对旧年的不舍与怀念。通过“迎新”与“去故”的对比,展现出人们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新年新希望的向往。
“阶下孙孩喧爆竹,灯前小妇颂盘椒”描绘了孩子们放鞭炮的热闹场面和妇女们品尝美食的温馨画面,生动地展现了传统节日中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与欢乐气氛。
最后,“古稀又六明朝是,磊磈还须柏酒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岁渐长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通过“古稀”这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可能已经步入老年,而“磊磈”一词则暗示了生活中的种种不顺或烦恼,需要通过“柏酒”——一种传统的长寿酒——来化解和庆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守岁之夜的家庭温情与节日氛围,既有对新年的憧憬,也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君家人物已数世,後有秘丞前给事。
近来复见乡先生,武冈使君五经笥。
君才自是一世英,珠玉照乘仍连城。
妙年已号万人敌,强仕初登千佛名。
番君小屈习凿齿,且与剌头簿书底。
即看给札试兰台,飞上木天校文字。
南溪不住住犹溪,别驾贤孙法掾儿。
莫以甘棠南国荫,便忘萓草北堂别。
六馆名流王季山,十年风雨短檠寒。
不曾文字饶群子,勉为庭闱就一官。
伯也腾身紫极上,叔号著眼白云端。
会当再奏河东赋,姓字从头揭牓看。
官职牵人也可怜,老来那更问行年。
渠侬解事无它语,道我慈亲寿八千。
碧落先生少可人,银钩茧纸苦称君。
谈间口吸西江水,句里家傅南浦云。
千里端能来命驾,一尊得与细论文。
还家剩草三千牍,看策平津第一勋。
安乐窝中书一编,君从何许得真传?
我无杜曲业麻在,也道此生休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