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嬖宁闻通饿死,舂黥自说布当刑。
侯王将相元无种,试向人奴觅卫青。
汉嬖宁闻通饿死,舂黥自说布当刑。
侯王将相元无种,试向人奴觅卫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觌的作品《示相者》,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命运与身份,表达了对命运和出身的深刻思考。
首句“汉嬖宁闻通饿死”,借用汉代宠臣的故事,暗指即便在权力中心,也有人因各种原因遭受不幸,甚至走向死亡。这里的“汉嬖”指的是汉代的宠臣,如赵高、李斯等,他们虽得宠于君主,但最终仍难逃厄运。“宁闻通饿死”则强调了即使在高位,也可能遭遇不幸,甚至饿死的可能。
次句“舂黥自说布当刑”,进一步阐述了即使在最底层的劳役中,人们也能找到自己的尊严与价值。这里“舂”和“黥”都是古代的酷刑,“自说布当刑”则是说即使在受刑时,人们也能以布(象征着平民)的身份自处,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尊严。
后两句“侯王将相元无种,试向人奴觅卫青。”则提出了一个反问:侯王将相的尊贵地位并非天生注定,而是通过努力与机遇获得的。这里“侯王将相元无种”意为这些高位者的地位并非由血统决定,而是通过个人的努力与机遇实现的。“试向人奴觅卫青”则是说,即便是从最低层出身的人,也有机会像卫青一样,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成为显赫的人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探讨了命运、出身与个人努力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不畏出身,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坠叶敲窗,枯藤扫壁,西风吹老年华。
自怜萍梗,岁岁客为家。
又是重阳节近,从何觅、桑苧煎茶。
空回首,画溪云树,都被乱峰遮。天涯。
摇落恨,况逢多病,触绪堪嗟。
任短衫尘湔,破帽欹斜。
镇日无人独坐,几辜负、绿醑黄花。
疏棂外,淡烟残照,肠断欲栖鸦。
与我周旋,算只是、数间茅屋。
也自有,天然景物,来亲幽独。
得食小鱼浮自惯,喧林众鸟啼相续。
更堪怜、弱草最多情,当阶绿。诗百首,忘于录。
书万卷,慵于读。但高眠镇日,喜无尘俗。
蕙炷欲残帘半捲,松声不断茶刚熟。
待披襟、纳尽北窗凉,逃三伏。
徙倚柴门,如许春光,幽思无聊。
渐浅藻浮青,烟生溪口,长松分翠。晴蔽山椒。
断续人家,参差林麓,官道遥通大石桥。
香风起,又吹残秾李,落尽夭桃。竹篱夹住墙腰。
更北舍东邻屋覆茅。
喜叱叱村童,畦边驱犊,乌乌渔夫,浦外鸣桡。
时见斜阳,平连莽苍,荷锸随身下采樵。
都休问,问王孙芳草,愁绝魂销。
泛秋一叶斜阳里,昔游检点曾到。
寒馥蒸霞,幽香宿雾,浓翠四山萦绕。天涯芳草。
隔梦影模糊,醒同花笑。
赢得浮名,惊心怎伴闲鸥老。清游情兴未了。
看枫丹日紫,晚景逾好。
乌帽欹斜,桐鞋宽褪,吹满客尘多少。催归众鸟。
只落叶堆阶,和烟慵扫。凉夜愔愔,霁蟾催上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