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房庙》
《子房庙》全文
宋 / 陈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博浪沙头触副车,潜游东夏识真符。

风云智略移秦鼎,星斗功名启汉图。

商老已来宁少海,赤松还约访仙都。

雍容进退全天道,凛凛高风万古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ángmiào
sòng / chénjiàn

làngshātóuchùchēqiányóudōngxiàshízhēn

fēngyúnzhìlüèqíndǐngxīngdòugōngmínghàn

shānglǎoláiníngshǎohǎichìsōngháiyuē访fǎngxiāndōu

yōngróngjìn退tuìquántiāndàolǐnlǐngāofēngwàn

翻译
博浪沙头撞击了副车,深藏不露在东方夏地认识了真正的符命。
凭借智慧和策略颠覆了秦朝的江山,如同星辰照亮了汉室的未来图景。
自商汤以来,大海般的胸怀从未减少,赤松子之约,探访仙人之地。
举止从容,进退有度,完全遵循天道,威严的风范万古流传。
注释
博浪沙:古代地名,此处指刺杀秦始皇未遂的事件。
副车:古代帝王出行时随行的车辆。
真符:古代认为的吉祥或天命的象征。
风云智略:比喻杰出的智谋和策略。
秦鼎:象征着秦朝的权力和统治。
星斗功名:形容显赫的功绩和名声。
汉图:汉朝的历史和未来蓝图。
商老:商汤,商朝开国君主,以其胸怀宽广著称。
宁少海:像大海一样包容,不减少。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
仙都:仙境,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
雍容:仪态大方,从容不迫。
全天道:完全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
凛凛:威严的样子。
万古无:永远流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荐所作的《子房庙》,主要歌颂了张良(子房)的智谋与功绩。首句“博浪沙头触副车”描绘了他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未遂的历史事件,显示出他的勇敢和决心。次句“潜游东夏识真符”则暗示他后来隐居,但仍然深得民心,被视为天命所归。

第三句“风云智略移秦鼎”高度赞扬了他的智谋,认为他的智慧如同风云般扭转乾坤,帮助刘邦夺得天下。第四句“星斗功名启汉图”进一步强调他的丰功伟绩,比肩星斗,为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五、六句“商老已来宁少海,赤松还约访仙都”借商山四皓和赤松子的典故,表达了对张良超凡智慧和出世隐逸生活的敬仰。最后两句“雍容进退全天道,凛凛高风万古无”总结了张良的从容举止和高尚品格,他的行为始终遵循天道,其风范令人景仰,流传万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张良作为谋士的智勇双全以及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仰。

作者介绍

陈荐
朝代:宋

陈荐(1545年~1632年) 字君庸,号楚石,明湖广祁阳县咸菜塘(今属祁东县)人。隆庆丁卯(1567年)乡试中举,辛未(1571年)登进士第,历任松江法官、监察御史、陕西及四川按察使、云南巡抚,旋迁吏、刑、户部尚书,兼理河道漕运。为官50余年,洁己奉公,关心家乡百姓疾苦,曾疏请改折漕粮,均平排山驿马。后退居林下,杜门谢客,著《古今衷辨》百余卷,寿八十余。
猜你喜欢

扇面山水二首·其一

秋水棹归船,风光兴杳然。

两人相对语,语到伏羲前。

(0)

劝忠祠落成在铜岭

禅林近有劝忠堂,路入铜冈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义气,水声犹似颂勤王。

千金谁种祇园树,三径新成烈士场。

从此东官添胜迹,山灵今始发幽光。

(0)

秋凉闻寇·其二

来鸿去燕各分飞,翠霭浮空白日微。

霜霰渐成欺葛屦,风尘终不到荷衣。

穷愁亦有江枫咏,高调谁传郢雪诗。

远愧俊游成老大,雁行时觉少参差。

(0)

梦草庵为余诗琼赋

书阁残吟掩楮帷,黑甜酣致兆多奇。

烟光染罽迷庄蝶,春思因风达谢池。

缥缈柔香偏淡处,悠扬嫩翠正深时。

家儿且莫䰙茶臼,待得醒来定有诗。

(0)

送玉庭上人住持南华

南华金刹倚穷苍,曾是卢师旧道场。

千载有僧来礼法,一溪流水自生香。

宝花台右荒秋雨,锡杖潭空印夕阳。

莫道菩提消息远,孙枝今喜见芬芳。

(0)

世称乌反哺盖闻而未睹焉一日晨起见其类聚飞鸣乃其然也感叹有作

东方日初出,草树何青青。

乌雏哺其母,散乱林郊坰。

其母得所饲,哑哑振双翎。

其雏远衔饵,翅短来去轻。

绸缪报深恩,眷顾存至情。

我行忽见之,感叹涕泗零。

有亲不能养,在世徒营营。

羽族尚能尔,况我万物灵。

低头拜乌雏,愧汝曾参名。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