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日初出,草树何青青。
乌雏哺其母,散乱林郊坰。
其母得所饲,哑哑振双翎。
其雏远衔饵,翅短来去轻。
绸缪报深恩,眷顾存至情。
我行忽见之,感叹涕泗零。
有亲不能养,在世徒营营。
羽族尚能尔,况我万物灵。
低头拜乌雏,愧汝曾参名。
东方日初出,草树何青青。
乌雏哺其母,散乱林郊坰。
其母得所饲,哑哑振双翎。
其雏远衔饵,翅短来去轻。
绸缪报深恩,眷顾存至情。
我行忽见之,感叹涕泗零。
有亲不能养,在世徒营营。
羽族尚能尔,况我万物灵。
低头拜乌雏,愧汝曾参名。
这首诗描绘了乌鸦反哺的场景,充满了对亲情和孝道的赞美。诗人通过观察清晨乌鸦喂食幼鸟的过程,感受到了深深的感动与感慨。乌鸦幼鸟在母亲身边时,它们会远去觅食,然后带回食物给母亲,尽管翅膀还很短小,但飞行起来却显得轻盈灵活。这种行为体现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以及对家庭纽带的珍视。
诗人被这一幕深深触动,联想到人类社会中,即使亲人无法亲自照顾,人们仍然忙碌于生活中的各种事务。他将乌鸦的行为与人类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乌鸦孝顺美德的敬佩,并反思了自己在孝道上的表现。最后,诗人以“低头拜乌雏,愧汝曾参名”结束,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完全实践孝道的自责与谦卑。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引发对人性和社会伦理的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亲情、孝道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关注。
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
舞爱双飞蝶,歌闻数里莺。
江深青草岸,花满白云城。
为政多孱懦,应无酷吏名。
出城烟火少,况复是今朝。
闲坐将谁语,临觞只自谣。
阶前春藓遍,衣上落花飘。
妓乐州人戏,使君心寂寥。
玉阳峰下学长生,玉洞仙中已有名。
独戴熊须冠暂出,唯将鹤尾扇同行。
炼成云母休炊爨,已得雷公当吏兵。
却到瑶坛上头宿,应闻空里步虚声。
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
欲发移船近江口,船头祭神各浇酒。
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远别离。
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秋江初月猩猩语,孤帆夜发满湘渚。
水工持楫防暗滩,直过山边及前侣。
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
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长为贩卖翁。
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
吏人得罪囚在狱,倾家卖产将自赎。
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
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
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
借汝庭树作高巢,年年不令伤尔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