踯躅花开照眼明,缓扶藤杖绕廊行。
流年又见一春过,苦雨略无三日晴。
觅句未应妨熟睡,漱泉聊足解馀酲。
鹿麛雉子常追逐,谁识山翁及物情。
踯躅花开照眼明,缓扶藤杖绕廊行。
流年又见一春过,苦雨略无三日晴。
觅句未应妨熟睡,漱泉聊足解馀酲。
鹿麛雉子常追逐,谁识山翁及物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暮春时节在龟堂的生活情景。"踯躅花开照眼明",以鲜艳的踯躅花盛开映衬出明亮的春光,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缓扶藤杖绕廊行",诗人步履轻缓,手扶藤杖,悠然漫步,流露出老者的闲适与从容。
"流年又见一春过",感慨时光荏苒,春去春回,诗人感叹岁月如梭。"苦雨略无三日晴",则点出春季多雨的特点,暗示了生活的不易和内心的忧虑。
"觅句未应妨熟睡,漱泉聊足解馀酲",诗人虽年迈但仍保持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即使需要小憩也不忘寻找灵感;漱口的清泉则为他驱散了些许疲惫,体现了他的生活情趣。
最后两句"鹿麛雉子常追逐,谁识山翁及物情",通过描绘鹿群和野鸡的自然活动,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超脱世俗,享受田园生活的恬淡心境。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晚年的闲适与深沉。
东京少长认维桑,书剑谁教入帝乡。
一事无成空放逐,故人相见重凄凉。
楼台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驿路长。
莫怪临风惆怅久,十年春色忆维扬。
夷光与修明,艳色天下殊。
一朝入吴宫,权与人主俱。
不妒比螽斯,妙选聘名姝。
红楼富家女,芳年春华敷。
头上何所有,木难间珊瑚。
身上何所有,金缕绣罗襦。
佩间何所有,环珥皆瑶瑜。
足下何所有,龙缟覆氍毹。
歌舞君不顾,低头独长吁。
遂疑入宫嫉,母乃此言诬。
何若汉皋女,丽服佩两珠。
独赠郑交甫,奇缘千载无。
成名郊外掩柴扉,树影蝉声共息机。
积雨暗封青藓径,好风轻透白莎衣。
嘉鱼始赋人争诵,荆玉频收国自肥。
独坐公厅正烦暑,喜吟新咏见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