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题李渤联德高蹈图四首·其三》
《戏题李渤联德高蹈图四首·其三》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伦理天生有自然,莫言家累损清閒。

何人会我图中意,说似阳城与鲁山。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伦理天生有自然”开篇,揭示了道德与天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道德并非外加的约束,而是源于人性的本质。接着,“莫言家累损清閒”一句,表达了对家庭责任可能带来的精神负担的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道德修养的同时,不应忽视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何人会我图中意”,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德理想和实践的理解可能难以被他人完全理解的感慨,暗示了道德追求的孤独性和深刻性。最后,“说似阳城与鲁山”引用古代两位著名的官员——阳城和鲁山,他们以廉洁自律而闻名,诗人将自己对道德的追求与这两位历史人物相提并论,既是对他们的敬仰,也是对自己道德追求的一种自我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德与个人内心、社会关系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道德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游蒲涧梅花寺·其一

杖策返罗浮,烟霞事事幽。

饮思清涧水,行续白云游。

野寺封苔古,寒林落叶秋。

稍分僧茗啜,竟日可淹留。

(0)

初秋访唐寅仲先生青门不值·其四

地偏围径小,林密到人稀。

石磴堪支枕,苔痕欲上衣。

小风残梦入,久睡憺忘归。

愿借阶前草,悠然与世违。

(0)

宝剑篇赠张明府端孟兼乞序小草

我闻帝者轩辕氏,韬锋歛锷霞城址。

敦容去后久埋光,始得溧阳欧冶子。

欧生铸剑向自殊,恍疑象罔索玄珠。

截石云门为锻鍊,鞲镕县寓作洪炉。

镆铘不减龙渊锐,稍辨雌雄或自殊。

嗟哉神物难长合,雌雄各已守方隅。

丰城狱里沉埋夕,延津江口夜号呼。

张华博物真堪羡,望气占文遂可辨。

一朝向自出尘中,千百年来神物现。

欧冶今时异昔时,空带蒯缑无所奇。

贵亦人所骇,贱亦人所痴。

贵贱空凭人世口,床头安用黄金为。

平生畏学千人敌,嗜酒犹兼诗瘴癖。

白眼何曾为世青,读书万卷将何益。

雅从海内结贤豪,壮志凭凌慕古昔。

海阳山下有张君,茂先博物同其伦。

数世承家清白吏,风流文藻众相闻。

欧生似附通家后,投分难忘会面亲。

短剑纵能惊世俗,不借张华辩岂真。

聊寄长歌歌宝剑,为君乞取七星文。

(0)

登白云最高顶

生平负奇游,十洲与蓬莱。

乘筏荡沧溟,振衣蹑丹梯。

灵岳奠南澳,岧峣白云齐。

上属千星斗,下盘鳄龙低。

日浴扶桑东,地逼濛汜西。

沿麓茂松柏,修坂荫朱荑。

回首睇人间,城郭相参差。

致身于绝境,非复澨漭时。

夙慕阆风近,乃遘兹山奇。

倘遇羡门子,长袖揖安期。

(0)

寄胡元瑞·其二

穴处知风暖,海处知风寒。

得失固有定,智愚亦自安。

王风委蔓草,千载无芳兰。

当世得夫子,吾道启迍邅。

衡石有定权,鸟诼安所先。

松柏挺霜秀,众草望冬残。

受命非金石,荣名以自全。

感君珍重意,中怀聊用宣。

(0)

杂诗十九首·其八

悠悠念征路,携手河之湄。

徘佪不忍别,仰视夜何其。

非忧参商感,但惜日月驰。

君当重自爱,毋为别泪滋。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