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官慎蚁户,河伯守龙宫。
无事功须建,多奇智转穷。
泗州安可复,洪泽仅能通。
皇考成高堰,尧巍舜继功。
冬官慎蚁户,河伯守龙宫。
无事功须建,多奇智转穷。
泗州安可复,洪泽仅能通。
皇考成高堰,尧巍舜继功。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治水工程的宏大与精巧,以及对先祖智慧的敬仰。首句“冬官慎蚁户,河伯守龙宫”运用神话色彩,将治水工程比作对抗自然力量的斗争,冬官(负责水利的官员)谨慎地管理着蚁穴,象征着对细微之处的重视;河伯(水神)守护着龙宫,意味着对水势的掌控。接下来,“无事功须建,多奇智转穷”表达了在平静时期也需要建设与准备,而过多的智慧反而可能导致困境,强调了平衡与节制的重要性。
“泗州安可复,洪泽仅能通”则反映了治理河流的挑战与成果,泗州和洪泽是古代重要的水系,恢复其稳定并非易事,只能勉强通行。最后,“皇考成高堰,尧巍舜继功”赞颂了先祖的伟业,高堰的建成不仅稳固了河堤,也继承并发扬了尧、舜等古代圣贤的治水精神,体现了后人对先辈智慧的传承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古代治水工程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以及对先祖智慧的深刻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