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浊侵肌性未沈,每来云外恣幽寻。
尘衣更喜秋泉洁,倦迹方依竹洞深。
暂过偶然应系分,有期终去但劳心。
唯怜一夜空山月,似许他年伴独吟。
喧浊侵肌性未沈,每来云外恣幽寻。
尘衣更喜秋泉洁,倦迹方依竹洞深。
暂过偶然应系分,有期终去但劳心。
唯怜一夜空山月,似许他年伴独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傍晚游览山野的景象和心境。"喧浊侵肌性未沈"表达了一种尚未沉醉于外界喧嚣的宁静之美,诗人保持着一份清醒与淡定。"每来云外恣幽寻"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中的隐秘之处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尘衣更喜秋泉洁"中,"尘衣"象征着平日的尘世牵绊,而"更喜秋泉洁"则表明诗人对清新的山泉水源感到欣悦,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倦迹方依竹洞深"则描写了诗人在游历中,寻找一处幽静的竹林作为休息之所,展现了一种归隐田园的意境。
"暂过偶然应系分"表达了一种对旅途中的偶遇和分别的感慨,而"有期终去但劳心"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旅行计划的期待与忧虑。最后两句"唯怜一夜空山月,似许他年伴独吟"中,"唯怜一夜空山月"表达了对这宁静夜晚和明亮月光的珍惜之情,而"似许他年伴独吟"则展现了一种对于未来再次回到这个地方,重温这份美好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游山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向往。
秋老岁忽晚,登临清兴赊。
孤鸿鸣宴几,落日在高牙。
木脱戍楼寂,云低寒水斜。
扁舟与倦客,相望各天涯。
沙尾潮生浪影微,东风洲渚蕨芽肥。
西江水借铜瓶润,北阙云随锡杖飞。
日煖凫鹥迎宴几,春深花絮护禅衣。
遥知一榻诸天外,归梦时时近紫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