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夫畏途黑,危言屡相请。
徘徊望前山,烟磬亦已暝。
忧此良会稀,兼以林麓静。
归鸟刷倦羽,相与顾形影。
转盼途路间,倏忽此暮景。
萦回作原隰,俯仰变川岭。
危磴入深樾,阴黝百不省。
闻猿独成悲,畏虎互相儆。
乳窦滴涧幽,湿云浸衣冷。
千折始出林,各各泥没胫。
沼缘渡浮梁,几处明灯耿。
境至万虑息,事过百危并。
缅彼高栖人,悽然动深憬。
仆夫畏途黑,危言屡相请。
徘徊望前山,烟磬亦已暝。
忧此良会稀,兼以林麓静。
归鸟刷倦羽,相与顾形影。
转盼途路间,倏忽此暮景。
萦回作原隰,俯仰变川岭。
危磴入深樾,阴黝百不省。
闻猿独成悲,畏虎互相儆。
乳窦滴涧幽,湿云浸衣冷。
千折始出林,各各泥没胫。
沼缘渡浮梁,几处明灯耿。
境至万虑息,事过百危并。
缅彼高栖人,悽然动深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探访友人的山行经历,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仆夫畏途黑”,描绘了山路在雨中的昏暗景象,仆人因道路难行而心生畏惧。接着“危言屡相请”一句,既指仆人提醒道路危险,也暗示诗人内心对未知旅程的担忧。
“徘徊望前山,烟磬亦已暝”写出了诗人行进时的犹豫与迷茫,远处的山峰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天色已晚,增添了一种孤寂与神秘感。
“忧此良会稀,兼以林麓静”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相聚机会的珍惜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宁静感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归鸟刷倦羽,相与顾形影”通过归鸟的疲惫与相互照应的身影,象征着旅途中人的疲惫与孤独,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转盼途路间,倏忽此暮景”描述了时间的流逝,转眼间已是傍晚,强调了旅途的匆忙与时光的宝贵。
“萦回作原隰,俯仰变川岭”描绘了山路的曲折与变化,既有起伏的平原,也有变换的山岭,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复杂。
“危磴入深樾,阴黝百不省”进一步渲染了山路的险峻与幽暗,暗示了前行的艰难与挑战。
“闻猿独成悲,畏虎互相儆”通过猿猴的哀鸣和对老虎的警惕,营造出一种荒野中的孤独与恐惧,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
“乳窦滴涧幽,湿云浸衣冷”描绘了山涧的幽静与湿润,以及云雾的寒冷,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环境的冷寂与神秘。
“千折始出林,各各泥没胫”写出了穿越森林的艰辛,泥泞的道路让行走变得困难,体现了自然界的原始与野性。
“沼缘渡浮梁,几处明灯耿”描绘了渡过小湖时的场景,几处明亮的灯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温暖与希望。
“境至万虑息,事过百危并”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平静与释然,以及对过往事物的淡漠与放下。
“缅彼高栖人,悽然动深憬”最后两句,诗人遥想那些隐居山林的人们,心中涌起深深的感慨,或许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或是对尘世烦恼的逃避。
整首诗通过对山行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情感体验,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
如何天地举寒令,独将杀气凌边遐。
公园跬步亦难往,试来举目成吁嗟。
长空黯淡作愁色,日光似透云还遮。
朔风刮面不吹雪,徒扰万窍掀黄沙。
园中索寞不可状,唯视众木攒枯槎。
有如汉将肃行阵,远涉大漠平番家。
貔貅冻列树营壁,巨矛长戟何交加。
老松一二柯叶在,外皮皴裂埋僵蛇。
幽禽声好久绝听,孤城远近号饥鸦。
斋中酒热忍自酌,几何贫户无纤麻。
冥官持权因意恶,直欲万类歼阴邪。
穷严极烈势未已,不知泉底生阳芽。
尝谓君才似武侯,草庐牢落卧龙愁。
天公不念苍生故,元叔堪怜郡吏休。
蒿野已埋经国策,岩廊谁是富民侯。
朝廷今始思英俊,不见庖丁刃一投。
湖外风物奇,长沙信难续。
衡峰排古青,湘水湛寒绿。
舟楫通大江,车轮会平陆。
昔贤官是邦,仁泽流丰沃。
今贤官是邦,刳啖人脂肉。
怀昔甘棠化,伤今猛虎毒。
然此一邦内,所乐人才六。
漕与二宪僚,守连两通属。
高堂日成会,深夜继以烛。
帏幕皆绮纨,器皿尽金玉。
歌喉若珠累,舞腰如素束。
千态与万状,六官欢不足。
因成快活诗,荐之尧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