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吾安适,卑栖俗颇宜。
鱼竿惊野獭,蝶粉触游丝。
村落无官长,邻翁解赋诗。
遥闻天北狩,流涕问安危。
避世吾安适,卑栖俗颇宜。
鱼竿惊野獭,蝶粉触游丝。
村落无官长,邻翁解赋诗。
遥闻天北狩,流涕问安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避世隐居于乡村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自然与宁静的氛围。首句“避世吾安适”,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接着,“卑栖俗颇宜”一句,既是对当前简朴生活的肯定,也暗含对世俗繁华的不屑。
“鱼竿惊野獭,蝶粉触游丝”两句,生动描绘了乡村生活中的小景致。鱼竿的轻轻一动,惊扰了溪边的野兔,蝴蝶在花间飞舞,不经意间触碰到了游丝,这些细节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通过这些景象,诗人不仅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寄托了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村落无官长,邻翁解赋诗”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社会的淳朴与和谐。没有官府的压迫,邻里之间关系融洽,甚至能够共同创作诗歌,体现了乡村社会的淳朴民风和文化氛围。
最后,“遥闻天北狩,流涕问安危”一句,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社会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在避世的同时,诗人并未忘记国家和人民的安危,体现了其深厚的家国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避世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以及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