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人千里,君从月下行。
不知君远近,惟见月分明。
斜汉垂秋淡,寒蛩泣露清。
征旗何所往,疑听夜笳鸣。
月在人千里,君从月下行。
不知君远近,惟见月分明。
斜汉垂秋淡,寒蛩泣露清。
征旗何所往,疑听夜笳鸣。
这首清代诗人谢泰的《从军行》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诗意的边塞景象。首句“月在人千里”,以月光遥照远方的战士,传达出思乡之情和离别之感。次句“君从月下行”则暗示了军人夜间行军,月光伴其前行,增添了神秘与孤寂的气氛。
“不知君远近,惟见月分明”表达了对战友情谊的牵挂,虽不能确切知其所在,但明亮的月光如同他们的联系,清晰可见。接下来,“斜汉垂秋淡”描绘了秋夜的天空,银河低垂,月色清淡,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凄凉的意境。
“寒蛩泣露清”通过寒蝉的哀鸣和露水的清凉,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和寒冷,也寓含着战地的艰苦。最后两句“征旗何所往,疑听夜笳鸣”,以征旗指向未知的前方,暗示征程的遥远,而远处传来的似是胡笳之声,引发对战争和家乡的联想,余音袅袅,引人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光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从军者的孤独与坚韧,以及对家国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