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柳平堤列两行,柔条拂面引风凉。
蝉声远近鸣相应,马足东西去各忙。
伏尽相如犹病渴,秋来宋玉更悲伤。
独怜野叟茅檐外,一枕松阴午梦长。
高柳平堤列两行,柔条拂面引风凉。
蝉声远近鸣相应,马足东西去各忙。
伏尽相如犹病渴,秋来宋玉更悲伤。
独怜野叟茅檐外,一枕松阴午梦长。
此诗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高柳平堤列两行,柔条拂面引风凉”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沿途柳树排列在堤岸两侧,轻柔的枝条轻轻拂过行人,带来一丝丝清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
接着,“蝉声远近鸣相应,马足东西去各忙”两句,通过远处与近处蝉鸣的呼应和马蹄声的交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旅途中行人的忙碌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伏尽相如犹病渴,秋来宋玉更悲伤”则借用了古代文人司马相如和宋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司马相如在酷热时节仍感到口渴,而宋玉在秋天到来时更加悲伤,这两句既是对古人情感的引用,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
最后,“独怜野叟茅檐外,一枕松阴午梦长”将视角转向一位独自在野外茅屋旁休息的老农,他享受着午后的宁静与凉爽,悠然自得地进入梦乡。这一场景与前文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平静心境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情感寄托,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之美和诗人复杂的心绪,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间世真贤出,吉梦兆维熊。
玉麟天上谪见,帏薄贯长虹。
追念当年筹算,封魏封留勋业,千古事攸同。
语云仁者寿,何必喻乔松。
嗣天子,乘九五,驭飞龙。
分麾契符阃外,凭倚定寰中。
由是天才英纵,散入枢庭闲暇,谈笑抚兵戎。
伫看骄虏静,金鼎篆元功。
有美如花客,容饬尚中州。
玉京杳渺际,与别几经秋。
家在金河堤畔,身寄白苹洲末,南北两悠悠。
休苦话萍梗,清泪已难收。
玉壶酒,倾潋滟,听君讴。
伫雪却月,新弄一曲洗人忧。
同是天涯沦落,何必平生相识,相见且迟留。
明日征帆发,风月为君愁。
画戟如霜,绮疏如水,篆香渐微。
向莺花多处,青山衮衮,鹭凫散后,落屑霏霏。
曾是鸾台金马客,一场梦觉来人事非。
多少话,付无心云叶,自在闲飞。
想看燕鸿易感,□几度春往秋又归。
见黄馀露点,东坡菊赋,清传雪片,处士梅诗。
向此年年开寿斝,算今古人生七十稀。
歌啸外,作皇朝遗老,名字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