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移文向北山,孤飞倦鸟自知还。
远惭弘景无仙骨,真觉维摩有病颜。
隐士新衔聊可署,狂奴故态不须删。
朝衫脱后身加健,别有高堂舞袖斑。
岂有移文向北山,孤飞倦鸟自知还。
远惭弘景无仙骨,真觉维摩有病颜。
隐士新衔聊可署,狂奴故态不须删。
朝衫脱后身加健,别有高堂舞袖斑。
这首诗名为《还山》,作者程先贞是清代的诗人。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厌倦尘世,决定回归自然的心境。首句“岂有移文向北山”暗示了诗人不再写那些规劝他人归隐的文辞,而是自己亲身实践。次句“孤飞倦鸟自知还”以疲倦的飞鸟比喻自己,形象地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远惭弘景无仙骨,真觉维摩有病颜”两句,诗人将自己与古代隐士陶弘景和佛教人物维摩诘相比,虽然自感没有如弘景般的超凡之姿,但内心深处却有着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即使外表显得有些病容,也是真心向往宁静的生活。
“隐士新衔聊可署,狂奴故态不须删”表明诗人愿意接受隐士的新身份,保持那份狂放不羁的个性,无需改变。
最后两句“朝衫脱后身加健,别有高堂舞袖斑”描绘出诗人脱下官场服饰后的轻松与活力,想象在山居生活中身体更加强健,甚至能在家中高堂上翩翩起舞,生活充满了欢乐和自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自我剖析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尝观妙手御风图,想像斯人世所无。
今识黄冠葆光子,爽气飘飖画不如。
岷峨东来九千里,眼饱高山与流水。
乘春更拟访天台,晨肇当年偶然耳。
葆光子,胡为乎,鼎中龙虎炼成宝,笔下鬼神驱作奴。
须君且置是等事,三复玄元皇帝书。
轩轩陆士龙,卓卓荀鸣鹤。
云间日下逢,此段殊不恶。
方君嗜狂药,而吾穷病缚。
相望不相过,赋诗聊尔谑。
知君酒隐慕先贤,谁何合作饮中仙。
金陵妙唱丹砂弦,当日新声传不传。
莫学沧波弄云月,老鲛哆口馋流涎。
访吾之居在何许,春明门东大道边。
青鞋布袜不妨步,何待东家蹇驴乃著鞭。
我屋真无坐客毡,蒲团柽机共萧然。
斗鸡走狗春风颠,付与垣东恶少年。
高风荡河汉,白露被寒菊。
下有络纬虫,凄酸生意促。
华年不相待,去我何流速。
老步失腾骧,短辕甘局蹙。
伊人濮阳秀,方厌折腰辱。
仕道塞榛芜,低徊避蚖蝮。
邯郸古都会,陈迹武灵筑。
兴发即登临,西南几穷目。
新诗琢璠琰,叠寄两三幅。
一听郢中歌,阳春回草木。
行将及瓜代,暂喜摆羁束。
鞭马径相过,连朝奉游瞩。
只鸡与斗黍,礼意未为足。
何以遇高阳,多营瓮头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