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五日.二十六叠前韵》
《金缕曲.五日.二十六叠前韵》全文
清 / 叶绍本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过了樱厨酒。又兰风、吹来暑节,岁如流否。

小圃榴红萱草绿,桃印新悬室斗。

饷益智、粽粘子九。

五色丝穿长命缕,捣丹砂、试验蛇医守。

灵符小、戴钗首。朱旗画楫波心走。

记凭栏、个人蓦见。玉垂双手。

凤尾香罗衫子薄,如燕身材恰受。

擎宝扇、凉生袖口。

道了胜常闲试剪,看艾人、茧虎争妍丑。

粉团射、唐宫牖。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与传统习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节日氛围。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端午节期间的各种活动,如饮美酒、赏花、吃粽子、佩戴五色丝线和长命缕、捣丹砂、试验蛇医、悬挂灵符、戴钗首、画龙舟、凭栏远眺、手持宝扇、观看艾人和茧虎的竞技等。

词的开篇“过了樱厨酒”,点明了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之一——饮酒,随后通过“又兰风、吹来暑节”一句,巧妙地将季节变化与节日氛围融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节日的循环。接下来,“小圃榴红萱草绿,桃印新悬室斗”描绘了端午时节园中的景象,石榴红艳、萱草青翠,桃印新挂,室斗(可能指门上的装饰)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五色丝穿长命缕,捣丹砂、试验蛇医守”则体现了端午节驱邪避疫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穿五色丝线、捣丹砂等仪式,祈求健康平安。接下来的“灵符小、戴钗首”进一步强调了端午节的神秘色彩和对吉祥的追求。

“朱旗画楫波心走”描绘了划龙舟的壮观场面,龙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疾驰,象征着力量与团结。而“记凭栏、个人蓦见。玉垂双手”则可能是对某个特定场景或人物的回忆,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凤尾香罗衫子薄,如燕身材恰受”通过服饰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轻盈与优雅,同时也反映了端午节期间的穿着习俗。“擎宝扇、凉生袖口”则体现了人们在炎炎夏日中寻求清凉的方式,手持宝扇不仅实用,也增添了一种古典的美感。

最后,“道了胜常闲试剪,看艾人、茧虎争妍丑。粉团射、唐宫牖”则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述了端午节期间的其他活动,如剪纸、制作艾人和茧虎、射箭等,这些活动不仅增添了节日的乐趣,也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捕捉了端午节的精髓,展现了这一传统节日的多彩面貌和深厚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叶绍本
朝代:清

叶绍本,字仁甫,号筠潭,归安人。嘉庆辛酉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山西布政使,降鸿胪寺卿。有《白鹤山房诗钞》。
猜你喜欢

湖广巡抚韩贯道都宪年兄移治河南有诗见寄次韵奉酬

一缄细读晚风前,秀句分明压惠连。

别计数年书札少,喜占今夜烛花偏。

寻行我负经帷久,换节君承御墨鲜。

玉署有怀清不寐,可人明月共遥天。

(0)

九月八日閒步公署西园独坐亭上有怀

公退聊乘半日閒,小园深径雨苔斑。

红尘不到幽亭上,白鹤长鸣古树边。

老学簿书空有感,才非供奉久无颜。

明朝又及黄花候,何处登高忆故山。

(0)

谒陵承西涯翰长有诗相饯次韵五篇·其四连日忧雨作

黑云成阵作诗邮,不得荒城半日留。

岚黛有情随面出,雷车无定绕空游。

道傍唤转林鸠午,风外飞馀石燕秋。

寸寸入山惊雨意,友人还及念予不。

(0)

题归隐卷

载将风月满船归,多少田园誓自违。

夹路渔樵惊识面,入门儿女笑牵衣。

家山胜似黄泥坂,村酒香于采石矶。

老向太平吾与子,却因佳句忆玄晖。

(0)

与佩之及黄司训汝彝联句六首·其二

每诵停云忆故人,江湖何幸接风神。

论文自托平生契,看竹如偿未了因。

野菜旋挑供午饷,山醅初熟称时巡。

咏歌不减风雩意,坐听征轺走旱尘。

(0)

登山联句

山腰同坐看云生,袖拂长松醉眼明。

天地有情客我辈,古今无计避诗名。

丁丁隔垄闻樵斧,默默何人对石枰。

多病不禁空翠湿,振衣犹自履峥嵘。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