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埽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忘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埽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忘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惨烈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深刻忧虑与悲哀之情。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开篇即以强烈的画面展现了边塞的紧张气氛,胡人的侵袭和军队的集结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压迫感。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诗人通过对吴兵远征的描写,抒发了对战争持续时间的担忧,以及对将士们归期的无限思念。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这里的“半渡”表明战争的艰难与不确定性,而“黄云惨无颜”则形象地描绘了战场上的凄凉景色和士兵们的心情。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诗人通过老母与儿子的离别,表现了战争给平民带来的深重苦痛,以及对生命无常的哀叹。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这两句描写了战场上的惨烈景象和士兵们的悲壮情感,通过“白马”、“旌旗”、“悲鸣”等意象,传达了一种无奈与绝望。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这里的“白杨”、“秋月”、“早落”都带有一种萧瑟凄凉之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士兵生命消逝的悲哀。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这两句表明诗人原本是渴望安宁生活的人,却不得不投身于战斗之中,这种强烈的历史宿命感让人感到沉重。
“岂惜战斗死, 为君埽凶顽。”这里的“岂惜”表达了一种无奈与对战争本质的厌恶,诗人并不愿意看到生命在战场上逝去。
“精感石没羽,岂忘惮险艰。”这两句通过“精感石没羽”的形象,传递了对于士兵们英勇献身的深切感慨,以及对战争困难与危险的记忆。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诗人以“楼船”、“鲸飞”、“波荡”等意象,描绘了一场大战后的残酷景象和天地间的动荡不宁。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场战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来的迷茫预感。这首诗以其强烈的情感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一种深沉而又悲壮的艺术魅力。
有一明珠光烁烁,照破三千大千国。
观音菩萨正定心,释迦如来大圆觉。
或如春色媚山河,或似秋光爽岩壑。
亦名九转大还丹,谓之长生不死药。
步步华严妙宫殿,重重弥勒宝楼阁。
墙壁瓦砾相浑融,水鸟树林共寥廓。
缺唇石女驾土牛,跛脚木人骑纸鹤。
三业三毒云去来,六根六尘月绰约。
所以然者本体空,谁言何似当初莫。
此珠价大实难酬,不许巧锥妄穿凿。
若要秘密大总持,只于寂灭中摸索。
几多衲子听蛰雷,几个道人藏尺蠖。
茫茫尽向珠外求,不知先天那一著。
何须重注脚注脚,也不恶好呵兄弟。
杜宇声随晓雨啼,海棠夜听东风落。
《西林入室歌》【宋·白玉蟾】有一明珠光烁烁,照破三千大千国。观音菩萨正定心,释迦如来大圆觉。或如春色媚山河,或似秋光爽岩壑。亦名九转大还丹,谓之长生不死药。步步华严妙宫殿,重重弥勒宝楼阁。墙壁瓦砾相浑融,水鸟树林共寥廓。缺唇石女驾土牛,跛脚木人骑纸鹤。三业三毒云去来,六根六尘月绰约。所以然者本体空,谁言何似当初莫。此珠价大实难酬,不许巧锥妄穿凿。若要秘密大总持,只于寂灭中摸索。几多衲子听蛰雷,几个道人藏尺蠖。茫茫尽向珠外求,不知先天那一著。何须重注脚注脚,也不恶好呵兄弟。杜宇声随晓雨啼,海棠夜听东风落。
https://shici.929r.com/shici/VhttdfawS.html
阴风猎猎满旗竿,白草飕飕剑气攒。
九姓羌浑随汉节,六州蕃落从戎鞍。
霜中入塞雕弓硬,月下翻营玉帐寒。
今曰路傍谁不指,穰苴门户惯登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