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内道场永欢上人就郡见访善说维摩经临别请诗因以此赠》
《内道场永欢上人就郡见访善说维摩经临别请诗因以此赠》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五夏登坛内殿师,水为心地玉为仪。

正传金粟如来偈,何用钱唐太守诗。

苦海出来应有路,灵山别后可无期。

他生莫忘今朝会,虚白亭中法乐时。

(0)
注释
五夏:指五个夏天,表示时间长久。
登坛:登上讲坛,指授课或传道。
内殿:皇宫内的殿堂。
水为心地:比喻内心纯净如水。
玉为仪:形容行为举止如玉般高洁。
正传:正宗传承。
金粟如来:佛教中的一位佛,象征智慧。
钱唐太守: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古称钱唐)。
苦海:佛教用语,指生死轮回的痛苦。
灵山:佛教中的圣地,此处可能指代佛祖说法的地方。
他生:来生,下辈子。
莫忘:不要忘记。
虚白亭:具体的地点,可能是诗人常去的场所。
法乐:佛教中的法会,充满修行和喜悦的活动。
翻译
在夏天,我作为内殿的老师,心中如水般清澈,行为如玉般端庄。
真正传承了金粟如来的教诲,何必在意钱塘太守的诗篇。
从苦海中解脱必定有道路,离开灵山之后或许会有重逢之期。
来生不要忘记今日的聚会,虚白亭中的法会充满了欢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体现了佛教与道教融合的思想。诗中“五夏登坛内殿师”表达了对道士修行场所的尊崇,“水为心地玉为仪”则象征着清净无垢的心灵和纯洁如玉的品德。接着“正传金粟如来偈,何用钱唐太守诗”显示了作者对于佛法真谛的重视以及对世间功名利禄的超然。

“苦海出来应有路,灵山别后可无期”表达了脱离尘世苦海、寻求心灵解脱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会面的不确定性。最后,“他生莫忘今朝会,虚白亭中法乐时”则是对珍惜眼前缘分和共同修行时光的一种提醒。

整首诗通过宗教仪式和自然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友情和共修生活的珍视。白居易在此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元宗教观念,既有佛道思想,也有诗人个人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感春词

未得鸣珂谒汉宫,江头寂寞向春风。

悲歌一曲心应醉,万叶千花泪眼中。

(0)

鸡头

湖浪参差叠寒玉,水仙晓展钵盘绿。

淡黄根老栗皱圆,染青刺短金罂熟。

紫罗小囊光紧蹙,一掬真珠藏猬腹。

丛丛引觜傍莲洲,满川恐作天鸡哭。

(0)

杂曲三首·其二

殿内一处起金房,并胜馀人白玉堂。

珊瑚挂镜临网户,芙蓉作帐照雕梁。

房栊宛转垂翠幕,佳丽逶迤隐珠箔。

风前花管飏难留,舞处花钿低不落。

阳台通梦太非真,洛浦凌波复不新。

曲中唯闻张女调,定有同姓可怜人。

但愿私情赐斜领,不愿傍人相比并。

妾门逢春自可荣,君面未秋何意冷。

(0)

隋王鼓吹曲十首·其六校猎曲

凝霜冬十月,杀盛凉飙衰。

原泽旷千里,腾骑纷往来。

平罝望烟合,烈火从风回。

殪兽华容浦,张乐荆山台。

虞人昔有谕,明明时戒哉。

(0)

邯郸歌

回顾灞陵上,北指邯郸道。

短衣妾不伤,南山为君老。

(0)

送周尚书弘正诗·其二

离期定已促,别泪转无从。

惟愁郭门外,应足数株松。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