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夏登坛内殿师,水为心地玉为仪。
正传金粟如来偈,何用钱唐太守诗。
苦海出来应有路,灵山别后可无期。
他生莫忘今朝会,虚白亭中法乐时。
五夏登坛内殿师,水为心地玉为仪。
正传金粟如来偈,何用钱唐太守诗。
苦海出来应有路,灵山别后可无期。
他生莫忘今朝会,虚白亭中法乐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体现了佛教与道教融合的思想。诗中“五夏登坛内殿师”表达了对道士修行场所的尊崇,“水为心地玉为仪”则象征着清净无垢的心灵和纯洁如玉的品德。接着“正传金粟如来偈,何用钱唐太守诗”显示了作者对于佛法真谛的重视以及对世间功名利禄的超然。
“苦海出来应有路,灵山别后可无期”表达了脱离尘世苦海、寻求心灵解脱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会面的不确定性。最后,“他生莫忘今朝会,虚白亭中法乐时”则是对珍惜眼前缘分和共同修行时光的一种提醒。
整首诗通过宗教仪式和自然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友情和共修生活的珍视。白居易在此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元宗教观念,既有佛道思想,也有诗人个人的人生哲学。
殿内一处起金房,并胜馀人白玉堂。
珊瑚挂镜临网户,芙蓉作帐照雕梁。
房栊宛转垂翠幕,佳丽逶迤隐珠箔。
风前花管飏难留,舞处花钿低不落。
阳台通梦太非真,洛浦凌波复不新。
曲中唯闻张女调,定有同姓可怜人。
但愿私情赐斜领,不愿傍人相比并。
妾门逢春自可荣,君面未秋何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