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何须问,承恩孰后先。
幸犹烦记忆,敢自怨留连。
岵屺怀俱积,幽明赉并宣。
异时毕犬马,何以答尧天。
往事何须问,承恩孰后先。
幸犹烦记忆,敢自怨留连。
岵屺怀俱积,幽明赉并宣。
异时毕犬马,何以答尧天。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的《貤恩初下感赋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恩泽的感激之情。
首句“往事何须问”,诗人似乎在感叹过去的事情无需再追问,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往的怀念。接着,“承恩孰后先”一句,表达了对恩惠的追忆,无论是谁先谁后给予恩惠,都已融入了诗人的心中,成为珍贵的记忆。
“幸犹烦记忆,敢自怨留连。”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即使在幸运中仍不忘记忆,不敢因留恋而自怨,表现了诗人对恩情的珍惜和感恩之心。
“岵屺怀俱积,幽明赉并宣。”这里使用了“岵屺”这一典故,比喻父母之恩如同高山大川,深重且难以言表。同时,“幽明赉并宣”则表达了无论生者还是逝者,都应共同分享这份恩泽,体现了诗人对家族、亲情的深厚情感。
最后,“异时毕犬马,何以答尧天。”诗人设想未来,表示自己将尽全力报答,却不知如何才能完全回报上天的恩赐。这既是对未来的承诺,也是对恩泽无以为报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回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恩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恩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亲情、历史的深沉思考。
开门有诗来,殷若金石声。
虚堂坐以咏,澹与秋气清。
岂无如此句,岂有如此情。
怀哉我所尚,求田乃归耕。
时乎发鸣弹,浩浩非营营。
大音知者希,既和应且平。
枫林月在户,寒影膝上横。
想当三叹后,却手复起行。
华发老相看,百事皆已经。
胸中有天游,寓外皆所嬉。
胜士固可逢,俗物亦可偕。
杯酒得流行,放意而伸眉。
兹辰我阳春,溪水多清姿。
岸柳已青青,山花更晖晖。
当筵主与宾,谈妙尤克谐。
雷声忽送雨,云风动情思。
由来理性真,肯计志愿违。
松柏独也正,造物付之谁。
欢笑酬座人,长言其勿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