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回罨画,漠漠寒烟锁。
垂柳隔虹桥,新月起、乱莺啼破。
草香沙暖,此路是天台,环绕峰千个。屡下雕鞍坐。
抚景寻思,几时梦里来过。朱扉半启,小立双鬟舞。
仙饭杂松云,低问取、阮郎曾饿。
玉笙吹罢,万树碧桃开,人照红窗火。醉醒愁无那。
春夜厌厌,参旗楼角斜簸。
溪回罨画,漠漠寒烟锁。
垂柳隔虹桥,新月起、乱莺啼破。
草香沙暖,此路是天台,环绕峰千个。屡下雕鞍坐。
抚景寻思,几时梦里来过。朱扉半启,小立双鬟舞。
仙饭杂松云,低问取、阮郎曾饿。
玉笙吹罢,万树碧桃开,人照红窗火。醉醒愁无那。
春夜厌厌,参旗楼角斜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中访妓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溪、寒烟、垂柳、新月、乱莺、草香、沙暖等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溪回罨画,漠漠寒烟锁",溪流曲折,寒烟笼罩,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画面。"垂柳隔虹桥,新月起、乱莺啼破",柳树与桥相隔,新月升起,乱莺啼鸣,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山中景象。
接着,诗人通过"草香沙暖,此路是天台,环绕峰千个",将读者引入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屡下雕鞍坐",表达了诗人多次驻足欣赏美景的情态。"抚景寻思,几时梦里来过",则流露出诗人对这片景色的熟悉与怀念,仿佛在梦中已多次造访。
"朱扉半启,小立双鬟舞",描绘了妓女轻盈的舞姿和半开的朱门,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美感。"仙饭杂松云,低问取、阮郎曾饿",通过仙饭与松云的对比,以及对阮郎是否饥饿的询问,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时光的回忆。
最后,"玉笙吹罢,万树碧桃开,人照红窗火",玉笙声停,碧桃盛开,红窗灯火映照,画面温馨而浪漫。"春夜厌厌,参旗楼角斜簸",春夜漫长,星辰摇曳,整个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中访妓的独特魅力,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赤壁江头白羽挥,鳜肥西塞酒同携。
归期应在初弦月,家住康山西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