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滕王阁》
《滕王阁》全文
宋 / 宗必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高阁连城十二栏,西风领客共跻攀。

半帘烟雨长江外,千里湖山咫尺间。

雁带秋声归别浦,莺分春色过巴山。

当年蛱蝶知谁画,一梦庄周去不还。

(0)
翻译
高楼连绵如城,共有十二栏杆,西风引领着客人一起攀登。
半卷的雨雾笼罩在长江之外,广阔的湖光山色近在眼前。
大雁带着秋天的声音回归到离别的水边,黄莺分飞,春天的色彩穿越巴山。
当年那幅美丽的蝴蝶图,是谁所绘?如今梦境中的庄周已离去,不再返回。
注释
高阁:高楼。
连城:连绵不断。
十二栏:十二个栏杆。
西风:秋风。
领客:引领客人。
共跻攀:一起攀登。
半帘:半卷的。
烟雨:雾气和雨水。
长江外:长江之外。
千里湖山:广阔的湖光山色。
咫尺间:近在眼前。
雁带秋声:大雁带着秋天的声音。
归别浦:回归离别的水边。
莺分春色:黄莺分飞春天的色彩。
过巴山:穿越巴山。
当年:当年。
蛱蝶:蝴蝶。
知谁画:是谁所绘。
一梦:一场梦。
庄周:庄周(古代哲学家,梦蝶典故的主角)。
去不还:离去不再回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滕王阁的壮丽景象,以及登阁所见的开阔景色。首句“高阁连城十二栏”展现了滕王阁的雄伟壮观,连接着城墙,栏杆众多。次句“西风领客共跻攀”则写出了秋日凉风中游人共同攀登的情景。

“半帘烟雨长江外,千里湖山咫尺间”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烟雨朦胧中,长江和千里湖山仿佛近在眼前,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诗人通过雁鸣和莺啼,传递了季节变换的信息:“雁带秋声归别浦,莺分春色过巴山”。

最后两句“当年蛱蝶知谁画,一梦庄周去不还”则借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了一种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感觉,暗示时间流逝,人事如梦,令人回味无穷。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滕王阁的韵味和诗人的感慨。

作者介绍

宗必经
朝代:宋   字:子文   籍贯:隆兴南昌

隆兴南昌人,字子文。理宗景定三年进士。为瑞州通判。宋亡入元,世祖诏求江南人才,留梦炎等荐之而固辞,被械至燕京,系狱三年放还。有《玉溪集》。
猜你喜欢

临江仙·其二荼有感

莺唤屏山惊睡起,娇多须要郎扶。

荼蘼斗帐罢熏炉。翠穿珠落索,香泛玉流苏。

长记枕痕销醉色,日高犹倦妆梳。

一枝春瘦想如初。梦迷芳草路,望断素鳞书。

(0)

舒州岁暮

穷冬日日爱天晴,古寺门开绝送迎。

野鹤忽来桥上立,山僧独向水边行。

过寒梅树白全少,入腊草牙青渐生。

又是舒州一年了,怕看新历动乡情。

(0)

夏日即事·其三

萱草榴花照眼明,冰厅水阁晚风清。

萧然终日无人到,帘外时闻下子声。

(0)

论语绝句·其七十二

焉用牛刀去割鸡,子游初见已无疑。

既云学道应须爱,遂谓前言乃戏之。

(0)

题画册花草四首·其三墨竹

墨花垂兔颖,千古尚漓漓。

翠羽风前叶,秋声雨一枝。

诗题春粉节,绷脱玉婴儿。

湘浦人何在,空闻凤管吹。

(0)

秋晚禁庐独坐

霜日薄西牖,境寂趣自閒。

风篁宿天籁,海碧沈云山。

宫树未全落,栖乌相与还。

心疑蹈虚宇,迹乃尘清班。

自顾丘壑志,何施轩冕颜。

终当谢绯服,戢翼榆枋间。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