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冬日日爱天晴,古寺门开绝送迎。
野鹤忽来桥上立,山僧独向水边行。
过寒梅树白全少,入腊草牙青渐生。
又是舒州一年了,怕看新历动乡情。
穷冬日日爱天晴,古寺门开绝送迎。
野鹤忽来桥上立,山僧独向水边行。
过寒梅树白全少,入腊草牙青渐生。
又是舒州一年了,怕看新历动乡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的静谧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新岁以及乡愁的情感。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深沉,充分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细腻情怀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句“穷冬日日爱天晴”表达了对晴朗天气的喜爱,这在冬日尤为难得,因此更显珍贵。紧接着,“古寺门开绝送迎”则描绘了一幅宁静古寺的景象,门开门闭间接待客,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野鹤忽来桥上立”与“山僧独向水边行”两句,通过对野鹤和山僧行为的描写,增添了画面感。野鹤在桥头立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而山僧则一人静默地走向水边,这些细节都极富有象征意义。
“过寒梅树白全少”与“入腊草牙青渐生”两句,则是对自然界中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寒梅即使在严冬之际也能绽放其洁白的花朵,而草牙则在这个季节逐渐变得更加翠绿,展现了生命力与希望。
最后,“又是舒州一年了,怕看新历动乡情”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新岁所产生的情感波动。诗人在舒州度过了一年时间,面对新的历书(日历),内心涌现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既有景观美又带有淡淡乡愁的情境。
草堂旧在姚江浒,门对清流列环堵。
明窗净几似仙家,中有佳人服勤苦。
养高懒去干州县,十载将心攻笔砚。
兴来不赋散人歌,闲时只读功臣传。
珠玑文绣撑心胸,袖携长策朝重瞳。
丹墀独对五千字,群英谁敢争前锋。
长安陌上恩荣日,从此金门遂通籍。
青春衣绣入乌台,寒郤当年读书席。
客边日夜长相思,别来庭树生孙枝。
清泉白石画中景,凉风疏雨灯前诗。
有时高望添惆怅,梦魂飞到姚江上。
千树桃花几度红,半庭芳草元无恙。
去年怀归奏明主,晓叩天阍听天语。
鉴湖赐与贺知章,一棹南还特相许。
啸歌重上江边堂,藤花落地莓苔香。
纱帽笼头作堂主,坐令蓬荜增辉光。
寻踪访旧多零落,只有青山宛如昨。
虽云田野久荒芜,且喜松篁未萧索。
未归长忆故园春,到得家来兴已分。
不为草堂无乐趣,此心一饭敢忘君。
《姚江草堂》【明·郑文康】草堂旧在姚江浒,门对清流列环堵。明窗净几似仙家,中有佳人服勤苦。养高懒去干州县,十载将心攻笔砚。兴来不赋散人歌,闲时只读功臣传。珠玑文绣撑心胸,袖携长策朝重瞳。丹墀独对五千字,群英谁敢争前锋。长安陌上恩荣日,从此金门遂通籍。青春衣绣入乌台,寒郤当年读书席。客边日夜长相思,别来庭树生孙枝。清泉白石画中景,凉风疏雨灯前诗。有时高望添惆怅,梦魂飞到姚江上。千树桃花几度红,半庭芳草元无恙。去年怀归奏明主,晓叩天阍听天语。鉴湖赐与贺知章,一棹南还特相许。啸歌重上江边堂,藤花落地莓苔香。纱帽笼头作堂主,坐令蓬荜增辉光。寻踪访旧多零落,只有青山宛如昨。虽云田野久荒芜,且喜松篁未萧索。未归长忆故园春,到得家来兴已分。不为草堂无乐趣,此心一饭敢忘君。
https://shici.929r.com/shici/beew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