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过了小春催,放尽山家绿萼梅。
东阁渠关诗兴动,南枝先放暖风回。
素裳肌透未融雪,碧苍色欺初晕苔。
惆怅东篱正岑寂,重阳消得满园开。
晚秋过了小春催,放尽山家绿萼梅。
东阁渠关诗兴动,南枝先放暖风回。
素裳肌透未融雪,碧苍色欺初晕苔。
惆怅东篱正岑寂,重阳消得满园开。
这首宋诗《小春六花·绿萼梅》是岳珂所作,描绘了晚秋过后,小春时节绿萼梅悄然绽放的情景。首句“晚秋过了小春催”,点明了时间转换,暗示冬去春来,梅花在这样的时令催发开放。次句“放尽山家绿萼梅”则直接描述了绿萼梅盛开的景象,仿佛整个山野都被这绿色的梅花装点。
“东阁渠关诗兴动”一句,诗人被眼前美景触动诗情,寓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创作灵感的涌动。接下来,“南枝先放暖风回”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暖风中率先开放的动态画面,展现了生机与活力。
“素裳肌透未融雪,碧苍色欺初晕苔”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梅花花瓣比作未融化的白雪,其颜色清新如初生苔藓,生动地刻画出绿萼梅的洁白与娇嫩。
最后,“惆怅东篱正岑寂,重阳消得满园开”以淡淡的惆怅情绪收尾,诗人感叹东篱之静寂,期待着重阳佳节时,满园的绿萼梅盛开,为寂寞的季节增添热闹与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绿萼梅在小春时节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宋代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