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陇寒梅斗淡妆。寻诗茸帽染新霜。
是谁轻剪白霓裳。
残月笼烟啼翠羽,春星照梦隔银墙。
短篱风细出疏香。
野陇寒梅斗淡妆。寻诗茸帽染新霜。
是谁轻剪白霓裳。
残月笼烟啼翠羽,春星照梦隔银墙。
短篱风细出疏香。
这首清代杨芸的《浣溪沙·其九·烟陇探梅》描绘了一幅冬日探梅的清新画面。首句“野陇寒梅斗淡妆”,以“寒梅”象征坚韧与高洁,虽在野外寒陇,却以淡雅的姿态傲立。“斗淡妆”三字,形象地写出梅花不事浓艳,只凭自然之色取胜的风姿。
次句“寻诗茸帽染新霜”,诗人带着诗兴,头戴茸帽,漫步在霜降后的田野,帽子上沾染了新霜,增添了冬日的冷寂和诗意氛围。
“是谁轻剪白霓裳”运用拟人手法,将梅花比喻为裁剪霓裳的仙子,暗示了梅花花瓣如丝如缕的轻盈和飘逸,仿佛是仙女的衣裳被轻轻裁剪。
下片“残月笼烟啼翠羽,春星照梦隔银墙”,通过“残月”、“笼烟”和“春星”等意象,营造出朦胧梦幻的意境,月光下的梅花与远处的春星遥相呼应,仿佛梦境一般,而“银墙”则增加了距离感和神秘感。
最后,“短篱风细出疏香”,短篱围护的梅花在微风中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冬日探梅的静谧与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探梅的过程,通过梅花的形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清新的冬日诗情画意。
世传南亩丹青好,笔底天机不草草。
叠嶂层峦点染间,咫尺芙蓉插晴昊。
白云涨雪落溪中,溪流宛与仙源通。
波光水色互掩映,烟霏雾霭纷濛濛。
鸡不鸣兮犬不吠,山人不识王侯贵。
茅檐旭日上三竿,借问此时曾起未。
一声啼鸟春昼长,门前绿树森成行。
竹篱苔径轮蹄绝,临风坐落松花香。
蒲东任君有高致,此景分明在胸次。
人间山水已熟看,只今又欲浮淮泗。
淮南山水天下奇,我生时时梦见之。
少年失脚红尘里,纵有高怀何所施。
几时得共任君约,西上昆崙东岱岳。
沧溟滟滪遍遨游,半世尘缨须净濯。
雁荡山高高且广,翠满台南如涌浪。
山翁筑隐选佳胜,暮霭朝霏千万丈。
流泉到枕醒尘梦,爽气浮窗惬真赏。
居家有政惟孝友,化俗无争尽谦让。
山间旧结神仙侣,酒盏诗筒日还往。
就中意气谁最亲,方石先生本姻丈。
忍庵心事已高贤,钜笔形容更精当。
先生请老今桃溪,白发黄眉两高尚。
望海亭中坐几回,不妨斫地歌声放。
小春南阁门弧悬,一篇定值千金贶。
二郎归贺索荒词,却愧缶鸣真冗长。
灵运平生纵游处,万壑千流结遐想。
何由一造先生门,亦欲从翁操几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