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大资挽词·其二》
《张大资挽词·其二》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熙载功成鬓未华,蕃宣屡易见褒嘉。

凤池旧别经年久,鹤驭新乘去路赊。

哀挽声悽霜月冷,铭旌影转晓风斜。

故山归葬依先垄,千古悠悠贤世家。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为张大资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对逝者生前功绩与逝世后哀荣的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

首联“熙载功成鬓未华,蕃宣屡易见褒嘉”,开篇即赞美张大资在事业上成就卓著,虽已年长,但精神不衰,多次受到朝廷的表彰与嘉奖。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功成名就与岁月痕迹巧妙融合,既表现了张大资的辉煌成就,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

颔联“凤池旧别经年久,鹤驭新乘去路赊”,进一步描述了张大资离开官场,步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凤池比喻朝廷,鹤驭则象征着仙人驾鹤升天,这里以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转换,表达了对张大资从政生涯的回顾与对离世的感慨。

颈联“哀挽声悽霜月冷,铭旌影转晓风斜”,通过哀婉的挽歌、寒冷的霜月、斜风中的铭旌等意象,渲染出一种肃穆而悲凉的氛围,生动地刻画了张大资去世后人们悼念的情景,表达了深切的哀思。

尾联“故山归葬依先垄,千古悠悠贤世家”,点明了张大资最终回归故乡,安葬于祖坟旁,成为千古流传的贤良之家。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也寄托了人们对张大资品德与家风的传承与延续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生死、荣誉与家族传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送僧·其二

城中听得新经论,却过关东说向人。

旧国门徒终日望,见时应是见真身。

(0)

对月

银轮玉兔向东流,莹净三更正好游。

一片黑云何处起,皂罗笼却水精毬。

(0)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

御跸下都门,军麾出塞垣。长杨跨武骑,细柳接戎轩。

睿曲风云动,边威鼓吹喧。坐帷将阃外,俱是报明恩

(0)

送姚郎中罢郡游越

逍遥方罢郡,高兴接东瓯。

几处行杉径,何时宿石楼。

湘声穿古窦,华影在空舟。

惆怅云门路,无因得从游。

(0)

乾符丙申岁奉试春涨曲江池

王泽尚通津,恩波此日新。

深疑一夜雨,宛似五湖春。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

翠低孤屿柳,香失半汀蘋。

凤辇寻佳境,龙舟命近臣。

桂花如入手,愿作从游人。

(0)

传经院壁画松

危根瘦尽耸孤峰,珍重江僧好笔踪。

得向游人多处画,却胜涧底作真松。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