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楼春·其八》
《玉楼春·其八》全文
宋 / 晏几道   形式: 词  词牌: 玉楼春

斑骓路与阳台近,前度无题初借问。

暖风鞭袖尽闲垂,微月帘栊曾暗认。

梅花未足凭芳信,弦语岂堪传素恨。

翠眉饶似远山长,寄与此愁颦不尽。

(0)
注释
斑骓:指毛色有斑点的骏马。
阳台:古代建筑的一种,常用于眺望或休闲。
初借问:初次相询,初次表达爱意。
暖风:温暖的春风。
鞭袖:马鞭和衣袖,这里象征人的动作。
帘栊:窗帘和窗户,代指闺房。
梅花:古人常用以象征高洁,也暗示爱情。
弦语:琴弦上的语言,指琴声所表达的情感。
素恨:纯洁的、深沉的遗憾或悲伤。
翠眉:青黑色的眉毛,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
远山长:形容女子眉毛像远山连绵,美丽而深远。
颦:皱眉,表示愁苦或哀愁。
翻译
斑骓马儿行经阳台附近的小路,初次相遇时无从题写情诗询问。
暖风吹过,鞭袖闲置,轻轻摇曳;微弱月光下,我曾在窗边悄悄相识。
梅花虽美,却不足以寄托深深的思念;琴声中蕴含的哀怨怎能传达那份白头之恨。
她的黛眉如远山般绵长,承载着无尽的忧愁,每一次蹙眉都传递着这愁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玉楼春》第八首,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含情的画面。斑骓(毛色杂乱的骏马)所行之路靠近阳台,暗示着主人公对远方女子的思念。"初借问"表达了初次询问对方心意的情景,流露出试探和期待。

"暖风鞭袖尽闲垂,微月帘栊曾暗认",春风中,马鞭轻轻垂下,月光透过窗帘,两人曾在这样的夜晚默默相认。然而,"梅花未足凭芳信",梅花虽象征着美好的情感,但无法传递出深深的思念;"弦语岂堪传素恨",琴声也无法完全传达那份无言的遗憾和哀怨。

最后两句"翠眉饶似远山长,寄与此愁颦不尽",通过描绘女子如远山般的黛眉和她因愁绪而蹙眉的样子,表达了词人对她的思念之情难以言尽,只能寄托在这一抹愁容之中。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词人对旧爱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晏几道

晏几道
朝代:宋   字:叔原   号:小山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生辰:1038年5月29日—1110年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猜你喜欢

腊雪二首·其一

岁事无多腊近残,谢渠飞屑破天悭。

褥祠空愧兼旬力,造物惟消一夜间。

是则化工端有意,要于官政亦相关。

雪催诗后诗催雪,更欲堆盐满四山。

(0)

和南伯山行韵二首·其二

千峰踏尽又层坡,冠染征尘不暇峨。

佳处赏心惟酒尔,愁时引睡奈诗何。

憩亭尚远日先暮,脚力已穷山更多。

白发对山聊自醉,如公自富郢中歌。

(0)

和杨诚斋春雨韵

十年此袂与君分,一笑楼头日过晨。

真个愁来真似梦,不因诗到不知春。

云霄元似非关我,风雨何须故恼人。

犹得吟边慰怀抱,绝知膏馥乞诸邻。

(0)

题徐氏子所藏四贤帖

十年寻梦旧江湖,岁晚寻幽爱此居。

今日门前山色好,客来衔袖有文书。

(0)

题汪伯时家藏颜鲁公书裴将军帖

诗成小见英雄手,笔落能令风雨惊。

万古言言有馀烈,从今词翰岂虚名。

(0)

题乌程簿厅浮玉亭七首·其二

人言苕霅下千崖,一水中分两派开。

但怪玉浮浮似磬,不知原自泗滨来。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