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虽不言,坐觉四时行。
蔼蔼庭前阴,烨烨枝上荣。
閒居有真趣,曲肱寄馀情。
仰视浮云翔,俯聆时鸟鸣。
道胜心自怡,松乔可齐龄。
惜哉无旨酒,为公称兕觥。
天道虽不言,坐觉四时行。
蔼蔼庭前阴,烨烨枝上荣。
閒居有真趣,曲肱寄馀情。
仰视浮云翔,俯聆时鸟鸣。
道胜心自怡,松乔可齐龄。
惜哉无旨酒,为公称兕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内心的宁静追求。开篇“天道虽不言,坐觉四时行”,以天道无形却能引导四季更迭,隐喻着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与深远意义。接着“蔼蔼庭前阴,烨烨枝上荣”两句,通过庭前的阴凉与枝头的繁茂,展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一面,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
“閒居有真趣,曲肱寄馀情”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享受闲适生活的乐趣,以及在简朴生活中寄托情感的满足感。接下来“仰视浮云翔,俯聆时鸟鸣”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诗人抬头望云,低头听鸟鸣,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体验着生命的节奏与韵律。
“道胜心自怡,松乔可齐龄”两句,诗人借由对自然之美的感悟,达到了心灵的平和与愉悦,仿佛能够与古代高士如松乔(传说中的仙人)相提并论,追求长生不老的精神境界。最后,“惜哉无旨酒,为公称兕觥”则是诗人对未能与友人共享美酒佳肴的遗憾,但这种遗憾中也蕴含着对友情与相聚时刻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与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六十得一儿,命名曰老子。
头大趾亦方,眉秀目颇美。
唇齿红且白,鬓脚垂两耳。
肌肤更坚实,神色一秋水。
忆昔学行时,匪跌即跛倚。
脚根一有力,疾走竟不止。
出入有所见,历历用手指。
有时牵我衣,一步一回视。
及其渐学语,小鸟鸣花里。
舌尖涩且艰,句句带渣滓。
一朝语忽明,轻清真可喜。
饭熟叫我食,天明呼我起。
客来方揖罢,报我几倒屣。
张拱学侍立,差可成人比。
见我看书时,拉取凭小几。
而也而也诵,指字直到底。
有时见作书,彼则强索纸。
把笔信糊涂,殆若归鸦比。
岁时或祀先,我跽彼亦跽。
我口方致词,彼口亦云尔。
老夫见乖觉,自庆得兰茝。
夫何香不永,遽逐萧艾死。
尔死我何堪,哭声彻闾里。
坐卧欲发狂,动作自委靡。
有时梦中见,血泪流未巳。
《哭老子》【明·叶元玉】六十得一儿,命名曰老子。头大趾亦方,眉秀目颇美。唇齿红且白,鬓脚垂两耳。肌肤更坚实,神色一秋水。忆昔学行时,匪跌即跛倚。脚根一有力,疾走竟不止。出入有所见,历历用手指。有时牵我衣,一步一回视。及其渐学语,小鸟鸣花里。舌尖涩且艰,句句带渣滓。一朝语忽明,轻清真可喜。饭熟叫我食,天明呼我起。客来方揖罢,报我几倒屣。张拱学侍立,差可成人比。见我看书时,拉取凭小几。而也而也诵,指字直到底。有时见作书,彼则强索纸。把笔信糊涂,殆若归鸦比。岁时或祀先,我跽彼亦跽。我口方致词,彼口亦云尔。老夫见乖觉,自庆得兰茝。夫何香不永,遽逐萧艾死。尔死我何堪,哭声彻闾里。坐卧欲发狂,动作自委靡。有时梦中见,血泪流未巳。
https://shici.929r.com/shici/aHR4RM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