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桃红》
《小桃红》全文
元 / 张可久   形式: 词  词牌: 平湖乐

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0)
注释
小桃红:越调曲牌名,多用来抒情写意。
句式为七、五、七、三、七、四、四、五,共八句。
鉴湖:即镜湖,在今浙江绍兴西南。
秋雨豆花凉:指豆花雨,俗以农历八月雨为豆花雨。
平山:平山堂,在今江苏扬州西北瘦西湖北蜀冈上。
年时:从前。
锦云:如锦的彩云,比喻缤纷的荷花。
吹:传。
恨:遗憾。
沧浪:此谓深绿色的湖水。
翻译
满城萧萧的秋雨一朵朵豆花瑟瑟清凉,闲倚平山堂上把远山眺望,眼前景象已不像当年鉴湖风光,那时候荷花鲜艳如云锦,香飘云空,采莲姑娘欢歌笑语荡漾在荷塘。看眼前,阵阵西风大雁南飞,清溪上渔歌传唱,恨不得早日荡游沧浪。
鉴赏

这首元代张可久的《小桃红》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日图景。"一城秋雨豆花凉",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雨后清冷的气氛,豆花的清香更添了几分秋意。"闲倚平山望",诗人悠闲地倚靠在山坡上,远眺远方,透露出一种淡然的心境。

"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诗人回忆起往昔在鉴湖边的美好时光,那时的景色如锦绣般绚丽,香气四溢。对比眼前,似乎少了那份繁华与热闹。

"采莲人语荷花荡"进一步描绘了湖上的生动画面,采莲女的欢声笑语和盛开的荷花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西风雁行,清溪渔唱",秋风吹过,大雁成行,溪水边传来渔夫的歌声,这些自然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也寓含着诗人淡淡的离愁。

最后,"吹恨入沧浪",诗人将心中的遗憾和思念化作无形的悲愁,随风飘向远方的沧浪江,表达了深深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秋景,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张可久

张可久
朝代:元   字:可久   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肖像(林晋生作)可久   籍贯: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   生辰:约1270~1348以后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猜你喜欢

开元杂题七首.玉龙子

何代奇工碾玉英,细髯纤角尽雕成。

烟乾雾悄君心苦,风雨长随一掷声。

(0)

宫词·其六十六

西毬场里打毬回,御宴先于苑内开。

宣索教坊诸伎乐,傍池催唤入船来。

(0)

登灵岩寺

灵岳多奇势,兹山负圣图。

谷中清溜响,峰际白云孤。

石壁连霄汉,长松落涧枯。

澄心香阁下,烦虑寂然无。

(0)

初达驩州

自昔闻铜柱,行来向一年。

不知林邑地,犹隔道明天。雨露何时及?

京华若个边。思君无限泪,堪作日南泉。

(0)

同狱者叹狱中无燕

何许乘春燕,多知辨夏台。

三时欲并尽,双影未尝来。

食蕊嫌丛棘,衔泥怯死灰。

不如黄雀语,能雪冶长猜。

(0)

送客东归

君向古营州,边风战地愁。

草青缦别路,柳亚拂孤楼。

人意伤难醉,莺啼咽不流。

芳菲只合乐,离思返如秋。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