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白蕊殿春华,多贮清香野老家。
频向风前招蝶使,密通家籍省梅花。
漫山白蕊殿春华,多贮清香野老家。
频向风前招蝶使,密通家籍省梅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野图景,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漫山白蕊殿春华"一句,以“漫山”二字设置了广阔的山野背景,而“白蕊殿”则点明了一处幽静的所在。这里的“春华”,是对春天景色的概括,既包含了花开之美,也暗示了春光照耀下的生机与活力。
"多贮清香野老家"一句,“多贮”表明诗人对于这份自然馈赠的珍视与保存。"清香"不仅指花香,更有着生活的清净之意。"野老家"则是对归隐田园的一种向往,"野"字生动地描绘了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而“老”字亦透露出诗人对于岁月静好、平淡生活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频向风前招蝶使,密通家籍省梅花。”则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频向风前招蝶使”中,“招蝶使”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轻柔招引蝴蝶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之美的感悟和尊重。而“密通家籍省梅花”则是说家书信件中不忘提及那未见已久的梅花,透露出诗人对于亲情与自然的情感联结。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以及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感悟。
敞青红、水边窗外,登临元有佳趣。
薰风荡漾昆明锦,一片藕花无数。才欲语。香暗度。
红尘不到苍烟渚。多情鸥鹭。
尽翠盖摇残,红衣落尽,相与伴风雨。横塘路。
好在吴儿越女。扁舟几度来去。
采菱歌断三湘远,寂寞岸花汀树。天已暮。
更留看,飘然月下凌波步。风流自许。
待载酒重来,淋漓醉墨,为写洛神赋。
玉节星轺,十道监司,治称最优。
甚惠风才到,豚鱼亦信,清霜未降,狐兔先愁。
镇静洪都,澄清白下,又过东南第一州。
云烟底,看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离筵无计相留。
谩慷慨中年白发稠。
记琼花照眼,忙催诗笔,松灯促座,笑递觥筹。
放浪形骸,欣于所遇,负我兰亭共一游。
心期在,想山阴兴尽,和月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