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爱梅花,尝有花前诺。
花亦知我心,臭味颇相若。
对花辄痛饮,席地天为幕。
常恐风雨摧,有负东君托。
一从随宦牒,但知究民瘼。
动为官拘守,进退非绰绰。
倒指三十年,无复有此乐。
每逢春信回,长忆花下酌。
老来把一麾,亦欲强有作。
牒讼日装怀,朱墨苦纷错。
忽闻花已开,枝头闹寒爵。
喜即领宾僚,对花话离索。
邂逅却成欢,清谈间谐谑。
胜赏虽未穷,亦足慰寥落。
后夜霜月明,尚可理前约。
平生爱梅花,尝有花前诺。
花亦知我心,臭味颇相若。
对花辄痛饮,席地天为幕。
常恐风雨摧,有负东君托。
一从随宦牒,但知究民瘼。
动为官拘守,进退非绰绰。
倒指三十年,无复有此乐。
每逢春信回,长忆花下酌。
老来把一麾,亦欲强有作。
牒讼日装怀,朱墨苦纷错。
忽闻花已开,枝头闹寒爵。
喜即领宾僚,对花话离索。
邂逅却成欢,清谈间谐谑。
胜赏虽未穷,亦足慰寥落。
后夜霜月明,尚可理前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对梅花有着深厚情感的士人,他与梅花之间有着一份特殊的情谊。"平生爱梅花,尝有花前诺"表明了他对梅花的喜爱和曾经在梅花面前的承诺,而"花亦知我心,臭味颇相若"则透露出一种超越物质界限的心灵沟通,仿佛梅花也能理解他的情怀。诗人常常在梅花下痛饮,享受自然赐予的美好,如"席地天为幕"所述。
然而,这种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诗人担忧风雨可能摧毁这份美景,而"有负东君托"则显示了他对梅花如同对待朋友一般的珍视。仕途生涯让诗人不得不随波逐流,如"一从随宦牒,但知究民瘼"所述,他对官场的拘束和进退无奈也表露无遗。
诗人的情感在时光的流转中变得更加珍惜,那份曾经的欢乐如今已不再有,如"倒指三十年,无复有此乐"所叹。每当春风吹过,他总是怀念那花下饮酒的情景,虽年事已高,但仍想强作欢颜,如"老来把一麾,亦欲强有作"。
诗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官司之累,而梅花的消息却给他带来了片刻的慰藉。"牒讼日装怀,朱墨苦纷错"表明了他对工作的不甘和厌倦,但当得知梅花已经开放,他的心情也随之舒展开来。"忽闻花已开,枝头闹寒爵"带来了欢愉,而"喜即领宾僚,对花话离索"则是他与朋友们一同去欣赏梅花的场景。
诗歌最后几句"邂逅却成欢,清谈间谐谑。胜赏虽未穷,亦足慰寥落。后夜霜月明,尚可理前约"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诗人在这美好时光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并期待着能够继续享受这份美好的承诺。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爱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纯粹友情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涯的无奈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