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昭陵》
《题昭陵》全文
宋 / 刘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岁农登,边将无功吏不能。

四十二年那忍说,西风吹泪过昭陵。

(0)
注释
岁:丰收。
农登:五谷丰登。
边将:边疆将领。
无功:没有建立战功。
吏:文官。
不能:无法胜任。
四十二年:多年。
那忍说:怎能轻易言说。
西风:秋风。
昭陵:唐朝皇帝唐玄宗的陵墓。
翻译
丰收之年却未能带来和平,边疆将领无功而归,文官也无法胜任职责。
四十二年的辛酸往事难以启齿,只能让秋风带去我的泪水,遥祭昭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与历史的沧桑。开篇“□□□岁农登,边将无功吏不能”两句,通过年华的流转和农业活动的周期,反衬出边疆将士的艰苦与无为。在这里,“岁”字承载着时间的沉重,而“农登”则是对劳动人民生活状态的一个描绘。边塞之地的军吏虽在职却无所作为,反映了战争与和平交替时期边疆地区的特殊处境。

“四十二年那忍说,西风吹泪过昭陵”两句,则是对历史事件的一种回味。“四十二年”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历史时间点,而“那忍说”则是一种叙述的方式,透露出一种哀伤的情感。西风在这里不仅是一个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承载着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与悲伤。“过昭陵”则是对某一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追思,昭陵作为古代帝王陵寝之称,在此处成为了历史记忆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和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丰富而且复杂,是一首蕴含深刻历史哲理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锜

刘锜
朝代:宋

刘锜(1098年―1162年2月25日),字信叔,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南宋抗金名将,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之子。刘锜骁勇善战,早年曾任陇右都护,多次战胜西夏,深受其畏惧。绍兴十年(1140年),于顺昌之战中大破金兀术军。并派兵协助岳飞北伐。次年,于柘皋之战再破金军。此后被罢去兵权,两任荆南知府。晚年再获起用,率军抗击南下侵宋的金帝完颜亮,但因病而无功。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刘锜去世,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赐谥武穆(一说谥武忠)。著有《清溪诗集》,已佚。《全宋诗》中录其诗七首。
猜你喜欢

玉楼春.游明因寺折桃花一枝贮之胆瓶是夜风雨大作

胭脂淡抹香肤腻。万树绯桃偏映水。

可怜含蕊便遭风,一向冤他贪结子。

重帘护烛花如醉。却忆小桥通野寺。

摧残不到五更头,化作枕边红粉泪。

(0)

满江红.柬开周

屋漏床床,是杜老、当年诗句。

却今日、任生屋内,也无乾处。

四壁篱颓浑不葺,三重茅去凭谁补。

恼天公、昨夜又飘摇,桃花雨。或栖止,山中树。

或岸上,牵船住。算古来如此,君无太苦。

海现晴虹当户挂,瓮馀浊酒呼儿取。

试寻他、王谢旧时门,馀荒土。

(0)

忆江南.端阳词·其七

端阳节,还忆素梅娘。

几度魂销红豆曲,数声吹彻玉箫长。好事最思量。

(0)

蓦山溪.梦中得句,与此解起句适合,因足成之

和愁带恨,凭得阑干破。

消息问梅魂,料伤春、未应偏我。

寒灰心死,犹自拨阴何,堪绝倒,子桑琴,裹饭知谁过。

催年腊鼓,不听情犹可。

吟袖贮寒多,共西山、冻眉深锁。

微茫斗外,愁认帝王州,自酹酒,问东皇,真个春回么。

(0)

南乡子

山色落层城。部为尘多减旧青。

只有看山前度客,愁生。独倚高楼眼倦横。

檐角暮云停。怀远伤高泪欲倾。

昨梦横汾西去路,声声。塞雁惊寒不忍听。

(0)

采桑子

阑干录曲閒凝伫,日影东廊,月影西廊,一霎寒温值底忙。

小园贮得春多少,花要生香,叶要生香,那禁东风柳絮狂。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