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游玉泉,云巘固已陡。
今自香山看,如峛崺培塿。
乃悟境无穷,学问戒株守。
万殊理则然,扩充吾何有。
我初游玉泉,云巘固已陡。
今自香山看,如峛崺培塿。
乃悟境无穷,学问戒株守。
万殊理则然,扩充吾何有。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望玉泉山》。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变化的感悟,以及对学问追求的深思。
首句“我初游玉泉,云巘固已陡。”描绘了诗人初次游览玉泉山时的感受,云雾缭绕的山峰显得格外高峻。接下来,“今自香山看,如峛崺培塿。”则是诗人从另一个角度,即香山的位置,回望玉泉山,发现其形象如同小丘,对比鲜明,表现出山景随视角变化而产生的不同感受。
“乃悟境无穷,学问戒株守。”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领悟到世界之大,知识之广,无边无际,不应局限于一隅,而应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不断探索和学习。最后两句“万殊理则然,扩充吾何有。”进一步强调了万物皆有其规律,我们应该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与视野,以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
整首诗借景抒情,寓理于物,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体现了其深邃的哲学思考。
问谁修到梅花者,输君独能如此。
笔吐寒香,意横疏影,身作槎牙斜倚。
江村遥指,道雪满千林,好春来矣。
翻把扁舟,载将人去与花比。
花枝较人何似,恐朱颜玉骨,不如人美。
冷韵幽情,素襟芳信,总在诗翁就里,丁丁玉齿。
尽细嚼微吟,共花眠起。驴背酸寒,论风流让尔。
寂然如此。问谁守庚申,谁论甲子。
听门外、毂走惊雷,料爽垲难求,且居尘市。
共燕分巢,何用择、干支戊己。
把槿篱草屋,移画城西,一角山底。
退食闭门而已,但扫叶听蝉,可除多累。
待成名、宦何年欢,朔雪炎风,抛弃流水。
万卷三间,容俯仰,闲身足矣。
甲辰雌、只愁老我,软红堆里。